第242章 救赎与被救赎(六十四)(2 / 2)
这时的小商品市场没有夜市,基本到下午五点多就结束了,持证摆摊的小老板们陆陆续续下班了,他们应该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了,他们中间很多人马上就会靠着这发家致富了,花酿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眼光。
次日,花酿去了工业品市场,这里的热闹与喧嚣与小商品市场大不相同,这里主要是卖轻工业家用电器的,电风扇、电视机、冰箱、收录两用机、电话机、空调、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电饭锅等等在这里都能找到,这时代这些可都是轻奢产品,每一个客人来了这里都无比庄重认真,一台一件地进行选购,看中了就成交。
接连逛了两天市场,到第三天的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花酿没有再去市场,而是在大街小巷里溜达,这时候的省城没有雾霾,街上也没有那么拥堵,不存在塞车的情况,来往是大多都是自行车。
花酿在街市上慢慢行走,慢慢观察,路边上没有琳琅满目的广告牌,树立的都是巨幅的标语,大街小巷里出现了许多个体经营户,有用一台缝纫机做小生意的大娘,有骑着自行车沿街叫卖的年轻人,也有许多挑个小木箱的青年,他们在街上放下木箱就做起了买卖,卖的是一些新潮的小玩意。
花酿在街头走走停停,遇到小摊都会停下脚步交流一下,饿了在路边找个小摊坐下来吃个快餐,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吃东西的时候,花酿还享受了一把,点了一瓶汽水,这汽水甜滋滋的确实还不错,可隔壁桌上的孩子手里拿着的竟然是汉堡和可乐,花酿瞬间觉得手里的汽水不香了。
下午,花酿遇上一个骑着自行车,驮着一个大箱子,大街小巷叫卖冰棍的年轻姑娘,她花了一毛钱买了一根最便宜的冰棍。
享受着一毛钱带来的快乐,花酿看见路边一群脖子上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们坐在街角的连环画书摊边上,正拿着手里的小人书看得非常投入,那是他们花两分钱可以得到的快乐,这快乐多么的纯粹。
或许是到了下班时间,花酿发现街上的自行车逐渐多了起来,这时候的人们多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有的夫妻下了班骑着自行车接着放学的孩子回家,一辆自行车上居然可以坐五六个人,花酿大为震惊。
在一个路口,花酿还看见了非常奇妙的一个搭配,一个烫着卷发,脚上穿着高跟皮鞋,身上穿着流行的衣服款式的女人,手里却拉着一辆并不精致的板车,那不小的板车上面还坐着两个小女孩,小女孩手里是花酿不久前吃完的同款冰棍。
在外面游逛了一天,花酿有些收获,但也有些累了,准备回旅馆去,途中路过一处报刊亭,有几个大爷悠闲地在报亭前交谈,他们似乎是在等着晚报的到来。
花酿也走了过去,在这个年代,报刊亭是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大多是一面墙三面门窗,屋里看着只有很小的空间,旁边堆着很多报纸杂志,三个墙面上下高低左右都挂满了各种杂志和报纸,五颜六色的,像个万花筒似的。
正面的小柜台上面摆放着各种报纸,花酿拿起一份最新的报纸看了起来,好巧不巧的,花酿看见报纸右上角刊登了一则信息,沿海的海城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供货需求,新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小商品市场,而之前的小商品市场也升级完重新营业了,这对花酿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