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皇后如此多姿(四十三)(2 / 2)
见到那几个大臣的时候,军士们都惊呆了,他们此时已经没有什么人样了,不过他们的精神状态倒是跟那些被捕到网子里垂死挣扎的蝗虫很是相似,让人忍不住怀疑他们确实同出一门。
军士们见到他们这副不人不蝗的模样,非但没有跟招待他们的百姓说一句重话,还言真意切的感谢了大家几日以来的热情招待,感谢完,一行人启程回京。
回到京城,军士之中的负责人是要去跟皇帝述职的,述职报告中,军士负责人丝毫没有提及百姓们对几位大臣的特殊招待,还告了他们一状,说他们到了灾区整日在村民家中享乐,闭门不出,几个加起来几百岁的人连一只蝗虫都没有灭掉,简直是给朝廷丢脸!
几位大臣自然是没有听到军士的这一番言论,要是听到了,他们肯定会跳起来反驳,他们怎么没有消灭蝗虫,他们被百姓逼着不知吃进去了多少蝗虫,吃进去的也算消灭了吧。
当然了,就算他们现在想跳起来反驳,估计也是有些难度,要知道发生蝗灾时的群居型蝗虫是有毒的,群居的蝗虫会从体内挥发出一种叫苯乙腈的物质,苯乙腈会转变成氢氰酸,这个氢氰酸是有毒的,人吃了不会死,但会很难受。
几个大臣被百姓逼着吃了那么多有毒的蝗虫,现在的状态可想而知。
各地的蝗灾很快得到了解决,这除了消灭蝗虫的办法切实有效之外,也得归功于各地的官员和百姓的卖力,百姓卖力是必然的,因为实在抢救他们自己的粮食,但是官员们为什么也会那么卖力呢?
因为朝廷为了鼓励各州努力灭蝗,特地设了一个制度,灭蝗成效将作为考核各地官员政绩的一个标准,如此一来,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谁也不敢偷懒。
就这样,经过上上下下的一番努力,蝗虫很快被消灭,虽说对庄稼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粮食产量不会出现大规模锐减的情况,也不会存在大面积的饥荒,老百姓也不会流离失所,总是,算是又渡过了一个难关。
经过此事,朝廷到各州府,已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治蝗救灾体系,治蝗从政策制定、蝗灾预报、管理组织、行动实施到灾民赈济都形成了制度化,今后若是再出现蝗灾,治蝗救灾体系直接可以快速响应。
单濯君登基一年多,着实不平静,先后出现了旱灾、水灾、山洪灾害、蝗灾,基本算是把所有的自然灾害都集齐了,但每一个灾害出现的时候,他都积极带领朝臣在第一时间制定有效政策,及时下达政策,指派合适官员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抗灾救灾,所以哪怕看似灾害频发,但实际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不大。
因此,民间已经开始有传言,传言说皇上本是天上的神,是天帝的儿子,相传他有四张脸,可以同时照顾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无论在哪里发生事情,总是逃不过他的眼睛。
那天帝的儿子怎么会在凡间当皇帝呢,自然是因为他是来下凡渡劫的,天帝为了锻炼他,自然而然就降下了许多天灾,可皇上凭借着他的四张脸,很快就将一切都看透了,便将天帝降下来的天灾一一瓦解。
莫名其妙的,民间百姓都开始相信了单濯君是天帝儿子转世这件事,大家都觉得因为他是神灵转世来凡间渡劫的,所以才如此多灾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