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诗会大出风头(1 / 2)
荣华阁的客人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减少。
反而有大量周边的人都赶到了这里。
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虞清每日忙得脚不着地,唯一空闲的时间就是给睿泽写信。
随着书信往来越来越多,两人相互了解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虞清说自己字不好看,睿泽就每次把虞清的信都重新抄写一份送回给她。
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会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写给虞清。
虞清照着练了久,慢慢写得越发像他的字迹,却更多了分洒脱和清秀。
富馨则正式做起了二楼的高定生意。
为了能更好地卖簪子,虞清那些特意定制的华服全部都送上了二楼,方便让客人一眼就知道如何搭配簪子。
只是虽然虞清明明更专业、也更熟悉搭配,可富馨的出身更好,比起虞清一个农家女,富家太太们明显更愿意和富馨做生意。
虞清几次被人拒绝后,富馨只好接下重担,忙于接待富家太太们,每日的营业额就不少于60两。
加上一楼的营业额,光是每天的流水都是不下百两。
周丽三人每天接待的客人也越来越多,越发得心应手。
每日结束后,虞清会专门抽出时间解答三人的问题,同时指出三人做得不好的地方。
还会要求三人梳洗打扮,每日所佩戴的绒花簪子也各不相同。
时间一长,三人都有了自己忠实的客人,反而成了一楼客人的首选。
等到客流稳定后,虞清慢慢放手把店铺一楼的接待交给三人。
她则专门把账目管理了起来,管好每日的流水。
同时让虞清焦心的是,珍宝阁从第一次使坏之外,居然毫无动静!
这明显不符合他们的行为作态。
虞清别无他法,只能处处小心,提防他们。
在虞清知道丝线店也是他们经营之后,她便不再自己上门买线。
而是每次分批找富家的手下装扮后去买货。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虞清想起了富馨提过的云婆婆,这几日便安排人去找云婆婆。
.......
另一方面,一年一度的诗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次诗会由于大儒祝老卸任归来,办得格外盛大。
祝老,全名祝仁贤。
是礼安县人,曾是礼安县出了名的天才。
从科考开始,一路顺风顺水考取三元成为状元,名动京城,却当朝拒绝入朝为官。
老皇帝不忍人才外流,便让他入了国子监,一步步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儒。
他文学功力深厚,才华横溢,流传的诗句脍炙人口,就是三岁小儿也会背上一两首。
不仅如此,祝老一生痴迷算数运用。
教导出一批又一批实干弟子。
这些弟子也极为争气。
丈量田地变法。
变革大桥搭建。
研发船只。
国库核算。
税收变法。
等等等等,皆是出自祝老手下弟子学生。
这些官员致力于造福百姓,改善民生。
成为玄朝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
祝老也随之名震天下!
就是现当朝皇帝,见到祝老也得行弟子之礼。
礼安县作为祝老的故乡和棉花之乡,发展自然极好。
所有人都以为年近半百的祝老,会在京城养老,不料几月前,他和皇帝辞去了职务,告老还乡。
身旁还未出师的弟子和不愿入官场的弟子,因为不舍祝老,全部跟着来了礼安县。
全国各地的学子一时间趋之若鹜,一窝蜂地赶了过来,只为了能让祝老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