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益”路同行(2 / 2)
进入到鸟类的繁殖期,周宗宇就更忙啦。
这对研究鸟类迁徙和生活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周宗宇更是加大这一时期鸟类的研究。
在周宗宇给鸟拍摄照片时,意外注意到湿地里面有几两个人影。
“你们看,那里好像有人。”
周宗宇大声招喊:“喂,你们是干什么的?”
两个人闻声落荒而逃。
一种不好的预感,席卷周宗宇的全身。
“不好,他们该不会是偷鸟蛋的吧?”
这可是鸟类繁殖的重要时期,周宗宇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周志民。
“那可不行,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周志民就与老婆转移阵地,来到湿地周围进行观鸟,同时还可以加强这里的保护。
周末,周宗宇就和朋友到这周边巡逻,保护鸟类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孵化期。
比起平日的吃吃喝喝,周宗宇的朋友都认为观测鸟的事情更有意义。在周宗宇的影响下,大家也都购买了观鸟筒、望远镜,条件好一些就购买了照相机。
“咱们又是拍鸟,又是保护鸟,干脆也组建一只志愿服务队怎么样?”
在朋友的提议下,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益”路同行野生鸟类观测志愿服务队,主要工作就是对老帽山鸟类的监测以及护鸟爱鸟的科普宣传。
“宗宇,你这不是从事上你爸干的那个老本行了吗?要我说,谁愿意干就干,你可别抻着个头,将来要是甩不掉,你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周母一听这个消息就是非常反对。
“老周,你赶紧做做你儿子的工作。”
“年轻人有点爱好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更何况也不花什么钱,总比闲的没有事情上网打游戏好得多。”
完成了湿地周边的鸟类孵化期的保护,周志民再次来到老帽山的周围观测鸟类活动情况。
期间,“山猫”打来电话,询问一些救助鸟的知识。
周志民顺嘴问道:“山猫,有个事我还是挺纳闷,你说我前段时间到几个水塘边观测鸟,发现这周围都没有捕鸟网,你说现在这些捕鸟网是不是藏得更加隐蔽了?”
“没有,我们也是非常的纳闷,就是平时咱们走不到的地方,我们都会去巡逻,对比往年,今年的鸟网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
“山猫,能不能是那些捕鸟人又整出什么新花样,你们可得要加强巡逻啊。我这腿脚上山简直也不行啦,只能将这些希望寄托在你们年轻人的身上了。”
受高科技诱鸟技术的影响,周志民还是感到有些担心。
“周园长,放心吧。我们还会在这里驻守!”
“益”路同行观鸟志愿队也在不停地发展壮大,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加入。
除了观测和护鸟以外,周志民还带着亲手制作的鸟模,来到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地宣传爱鸟护鸟的知识。
随着他不断地宣讲,大家对鸟类的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爸,你看这个。”
周宗宇拿来一张报纸,《老帽山保护区43年的守护见成效千年鸟栈首次实现鸟网清零》的黑体大字映入他的眼帘。
“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我真是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一天……”
讲到动情的时候,周志民不禁老泪纵横。
“宗宇,这可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你们志愿服务队可要继续守护老帽山的绿水青山啊。”
周志民语重心长地说。
“爸,你看我整个什么新型武器?”
“这是什么?”
“这是带有语音功能的无人机,可以飞到空中协助我们开展巡逻工作,而且保护区在进山的入口,都安装有监控设备,禁止任何人进驻老帽山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
“真是太棒啦,真是与时俱进,再也不用像我们那个时候出那么多力了。”
这条新闻见报同时,保护区负责人也给周志民打来电话表示感激:“周园长,真是感谢你对老帽山鸟类关爱、救助与保护,我们保护区内记录鸟种类从十年前的268种增加到现在的358种。多次观测到鹰河鹰柱等罕见景象,眼下老帽山生态保护区正在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你不愧是老帽山的百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