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八十年代的皖南春节(1 / 2)
在家休息了三天,终于到除夕,今天一大早,董晓宇与父亲董大勇一起去自己爷爷奶奶的坟上祭拜,从董晓宇记事起,除了除夕早上下暴雨,每年自己跟父亲两个人一起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坟上祭拜。
上午,董晓宇又跟随自己的父亲董大勇去祭拜土地公公;午饭之后,母亲在厨房又准备祭品,什么鱼,肉,鸡,豆腐,米饭等,父亲在家里祭拜祖先,董晓宇负责烧纸钱,放炮竹,然后父亲让他来磕头拜祭,董晓宇也照着做,这些都是皖南农村的习俗。
下午四点,母亲徐兰芝准备一大桌菜,这是一家人的团圆饭,现在家中只有四个人,董晓宇的父亲母亲,四姐和他自己,等母亲徐兰芝把最后一道菜端上饭桌;父亲董大勇又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除夕夜的团圆饭,董晓宇打算陪自己的父亲喝几杯酒,他打算把一些想法告诉自己的父亲,董晓宇认为团圆饭的酒桌无疑是最合适的。
首先,董晓宇向自己的父亲汇报了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一,自己打工已经把下学期的生活费也准备好了,而且四年的大学学费也准备好了。
然后,董晓宇把自己与自行车修理铺合作做生意的事也跟家里人说了一下,但没有全部说,如给领导回扣就不好说出来,只说能拿到自行车车架是托了同学父亲帮忙才拿到货的,父亲董大勇也不疑有他。
而且春节后去县城,董晓宇打算送自己的四姐一辆自行车,董晓菊一听,满脸春风,对自己的小弟说了一声,“谢谢你,小弟。”
“四姐,别客气都是一家人,家里因为有你,爸妈他们俩才没那么累,我对家里没什么贡献,说谢谢的那个人应该是我。”
这次,徐兰芝倒没说自己的儿子乱花钱,董大勇看自己的儿子这样对待他的四姐,深感欣慰。
因为今年家里的水牛死了,董晓宇打算建议自己的父亲少种点水稻。
董晓宇对董大勇说道:“爸,我想让你把老虎山与八公山之间的那片荒地承包下来,我想在那里盖一个养猪厂。”
董大勇一听了儿子董晓宇的话,整个人一愣,对着董晓宇道:“么儿,承包荒地花不了多少钱,可我一个人也搞不来呀!在那里养猪,你得砌围墙吧,这需要一笔钱,还得盖几间瓦房吧,这又是一笔钱,不知道你打算养多少头,猪苗也要一笔钱,家里可没这么多,家里的钱全部在你妈妈那里。”
然后,董大勇转头看着自己的妻子又道:“老婆子,家里还有多少钱?我的么儿要做事。”
董晓宇立即打断父亲董大勇的话,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误解了自己的意思。
“爸妈,不需要家里拿钱,这笔钱我自己就有;而且我熟悉那片荒地,放牛时我去过,就在水库下游角落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