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改革开放的红利(2 / 2)
赵月江说不要紧,我自己能行,加上姐姐人手足够了,可曹莲花说哪有这样的道理,你帮我我帮你,这样我才心安啊。
除了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月江总会主动去她家帮帮忙,主要是低保的事让它心生愧疚,他是在为自己赎罪。
这样一来二去,以前高高在上、不怎么跟人打交道的曹莲花,也跟赵月江跑熟了。
没事的时候就会去他家坐坐,和月霞聊聊天,和他母亲说说话,觉得日子也过得快,关键今年亮亮没了,她一个人蹲在屋子里,老觉得心里不踏实。
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多走动走动总是好的,闲暇之余凑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年成,谈论一下村里的大小事务,说一下陈芝麻烂谷子。
这不仅增进了邻里感情,还收获了好多未知信息,出来时太阳刚刚升起,回家时夕阳西下,炊烟升起。
串门,不止一家,往往是串了东家串西家,手机里吆喝一声,几个平日里关系不错的都赶过来。
无论是蹲在屋里,还是过道里,最好有太阳,随便一坐,一场闲聊便开始了,手头再做点活两不耽误。
他们话题很多,从一粒芝麻能扯到大半个中国,从一个人能扯到一个村,从一个村再扯到仅仅是听说的、还并不准确的一点点国际新闻……
人们把这种群聊现象称之为:乡村政治活动中心。他们掌握着整个村的大小信息,有的没的歪解的道听途说的,都能娓娓道来,说得有鼻子有眼睛。
不过,这也是农闲时节,打发无聊的最好的一种方式罢了。
单说曹莲花,这时间久了,两家跑得如此勤快,孤男寡女的,总会招致一些流言蜚语出来,无外乎炮制一些关于他俩的桃色新闻,有的没的乱说一通。
他们的依据在于,李燕飞这几年一直不在家,长此以往,赵月江一个单身汉没女人守着不会犯错?
赵同阳也是,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老婆孩子,白天,孩子去了学校,就剩下她一个人,这母夜叉能不胡思乱想?
问题是,早前还听人传出过关于她的一些闲话,说赵新林时常往她家里跑,至于发生了什么出格的事,并没有人看见过。
但刚子说他抓过现行,不过他是个有是非观念的人,这话只对赵月江说过,别人无从所知。
照这么看来,曹莲花往村长家跑,难道没几个意思?鬼才信呢!
赵海平活着的时候,她家吃了多少年的低保,当然事实摆在眼前,她儿子体弱多病,花销确实大。
这老村长一死,捞不到好处了,就改勾引婚姻不如意的赵月江了?
似乎他们的逻辑是清晰的,她来往的这两家,都撇不开“村长”二字,这怎能不让人心生怀疑?
不管事实怎样,人们的那张万恶的嘴啊,总是想象力丰富到让人惊讶咋舌,稍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能捕风捉影随便炮制出一部长篇小说来,情节曲折,好听好看,若是改编成电视剧,一定收视率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