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谁更适合做储君?(2 / 2)
。临江王能让一个贫困的临江在十来年的时间里变得富裕起来,这说明他是有才能。而一场叛乱结束,大南重创,要的就是能让大南赶快好起来的人。
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流离失所,这才是重中之重。诸位可能没有去过淮南及周边,淮南王虽被平叛,但淮南境内满目疮痍,朝廷没有钱去抚平淮南的伤,更何况是即将伤得更重的大南。”
大鸿胪这一番话可谓发自肺腑。
而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太后已经让人去取临江几任国相的奏章。
大鸿胪很是感慨,说完之后,不觉潸然泪下。
众人低语,李继偷偷看了一眼众人,目光转到平南王和静安王时,微微避开了一下。
平南王想避开这争储的旋涡,只要不傻,大家都看得出来。
但静安王是个什么态度,这还真不好说。
如今静安王掌京城防务,可以说整个京城的秩序都掌握在他手中,理论上说,他要是不满意储君人选,完全有能力让被选中之人坐不上那个位置。
或者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他想支持谁,谁就有机会,虽然这个机会不是绝对的。
“大鸿胪,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临江王确实也有这个资格,但平都王既为嫡,又是贤德之人,平都一样被治理得很好,平都王当然是更有资格的。”说话的是宗正。
宗正主要负责宗亲事务,他的言论,大概也就代表了整个宗亲的态度。
所以,他一开口,几位后来的宗亲老王爷都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几位宗亲老王爷都点头了,丞相等人又都加赞同附和,眼看着在场大多数人都是赞同平都王上位的。
太后揉了揉额头,有些头疼。
“平南王,你的意思呢?”
平南王一直坐在旁边,像是喘气都挺困难一般,把病装到了极致。
“太后恕罪,我这身子骨不行了。年轻的时候征战,落了下不少伤痛,如今都来找我还债了。”
平南王一开始,就左顾而言其他。
有人偷偷说了一句‘老狐狸’。
平南王才五十左右,又不是真的老了,自然也听到了。
他连着咳嗽了两声,像是气都要喘不上来一般,“那个,我觉得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平都王贤德,又是嫡出,确实无可挑剔。临江王嘛,虽然有纨绔之名在外,但我确实没有亲见他如何纨绔,也就是当年娶王妃的时候出格了些。
不过,年轻人嘛,谁还没有年轻过。大鸿胪既说有据可查,而临江到底繁不繁荣,到底也是骗不人的,这个是一问能知的。
我相信,大鸿胪不会说谎,更不会偏向自己的女婿。所以,都好,都好。”
说了半天,平南王也就来总结了一下,啥意见也没发表。
而就在这时,宫来人报,说是长阳侯持皇帝节杖入宫,要面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