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大圣归来》(2 / 2)
2004年,他导演的三维动画电影样片【TURBOBOY】获得了中国视协卡通艺委会动画样片优秀奖,中国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最佳三维动画奖。
2005年,他主创的CCTV大型特效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荣获中国数码艺术委员会最佳视觉效果奖……总的来说,在3D动画这一块,他已经拿了不少荣誉了。
这也是十月数码立项《西游记3D》这个项目的时候,田小鹏能拉来资金的最大原因。大家都愿意投成功过的人,或者是在某一领域有着荣誉与声望的人。
这部电影并没有后来宣传的那么夸张,什么孵化4年,制作4年……那只是宣传的一种手段,表示电影制作得是有多么的艰辛和不容易。当然,也不能完全说这是假的,如果从有想法开始算,再到电影上映,说不定还要超过8年。
制作周期确实是很长,一是整个团队,都是干技术的。没有特别专业的编剧。所有的剧情全靠田小鹏带着团队慢慢凑,有时候是聊天,有时候是突然想起的一个点子。这样剧情就会反复的修改。二是团队缺钱,搞动画片,还是CG制作的3D动画。那不是一点点钱就可以搞定的。
谈好的资金经常不能到位,或者突然变卦没了。导致制作团队非常不稳定。期间甚至还有员工离职……没办法,人总是要恰饭的么。大家为爱发电这么久了,也算对得起自己曾经的梦想了。
田小鹏这时候也撑不下去了。他的公司在行业里原本发展的不错。结果立项《西游记3D》之后,公司都快要被这个项目给拖死了。原本谈好的投资,又迟迟不到位。都快2年了,还没个准话。他实在也是没办法了。
于是就广撒网,各大电影公司,都联系了一遍。联系不上的,也通过邮件发了项目书。希望同行们能救自己一把。
可能搞技术的都不太会包装自己。田小鹏在项目书里面实话实说,结果原本还有些兴趣的公司一看,搞了这么多年,才制作了10来分钟的准正片,以及确定了40来分钟的剧情,另外一半的剧情连画面都没有确定好。这不是个巨坑么?于是就纷纷没了下文。
只有云梦传媒这里,姜雪柔负责影视制作,她看到了这个项目之后,以非常专业的眼光,觉得这个项目有搞头。于是就找到王博夫商量。
王博夫怎么看都觉得这个项目是个赔钱货,但论专业,他压根就不是资深制作人姜雪柔的对手。于是就建议上报董秘郝梦楠,让她告诉李怀安,让大老板拍板。几经辗转,这个项目才被李怀安看到。
田小鹏接到云梦传媒这边的消息自然是欣喜若狂。云梦传媒在行业内是什么地位,田小鹏还是清楚的。
于是田小鹏就去找原来的投资方谈,结果原来的投资方一听说是李怀安要入局,立马就变脸了,跟田小鹏保证,原来一直拖着不给的资金,一周内到账。还可以追加投资。要求只有一个,要与云梦传媒共同成为《西游记3D》的出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