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新东方的意见(2 / 2)
大家都说港片灭落,是的,在失去了东南亚以及宝岛市场之后,港片没落了。因为单靠香江市场,撑不起来港片的辉煌。
但在许多聪明的电影人选择北上拥抱大陆之后,港片又开始有繁荣的迹象了。尤其是2010年以后。
李怀安错过了许多好项目,比如《叶问》系列,比如《窃听风云》系列,墨镜王的电影等等。
但像《寒战》、《反贪风暴》、《扫毒》、《拆弹专家》这样的系列IP,李怀安一定会深度介入。
因为在后来动辄十几亿、几十亿票房的年代里,这些电影虽然只能拿个几亿甚至十几亿的票房,但却也是港片里最出色的一批项目了。
李怀安在香江待了几天,没有见到杨蜜,她随剧组去美国取景了。回到鹏城之后,李怀安闭关两天,就把剧本给写了出来,然后打电话给徐总:“徐总伱好,我是李怀安。这边剧本出来了,我发给你看一下?”
徐总很惊讶,这么快的吗?李怀安他照猫画虎,又怎么可能不快呢。
关于要不要把新东方的故事拍成电影,在李怀安走后,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开了个会进行了讨论。俞总是反对的,他只想好好做事,不想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但徐总还是觉得可以搞一搞,哪怕不是为了追求宣传效果,只是把他们三个人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然后搬上大屏幕,他也觉得是一件划算的事。
徐总其实在新东方上市之后,就已经离开新东方的管理层了。上次李怀安碰到他,只是恰逢其会罢了。
因为管理理念的不同,徐总前后两次退出新东方。他和王总现在只不过是新东方的一个纯粹的股东而已。
徐总知道,如果老俞下定决心不让拍,那他和老王也没有办法。徐总就道:“老俞,这么多年,我们争过,吵过,翻脸后又和好过。但之前的那些种种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也都是为了新东方发展的更好。”
“这么多年,大事我们都听你的。私事上我也没有求过你。这一回,你能不能听我的?”
“离开新东方后,我经常想起我们以前在一起的岁月所发生的那些事。也许是年纪大了,人开始怀旧。当然,你也可以笑我矫情。我本来是想出本书,说说我们之间的故事。但当那天李怀安说想给我们拍电影,我不得不承认,我心动了。老伙伴,咱们先看看他的剧本怎么样再决定好不好?”
俞总沉默了。从北大互相认识三十多年,从同学到同事到合伙创业,他们已经在一起创造很多故事,拍成电影又能怎样呢?现实只会比电影更精彩。老徐说的没错,他们之间的纷争很残酷,残酷到老徐和老王都离开了新东方的管理层。
但他们之间的友情也很浓厚。尤其是在徐总和王总选择只做个甩手股东,他们之间没有了那些无休止的争吵之后。毕竟能够相伴三十余年的朋友还是很稀少的。
而且,俞总也知道,老徐说的是真的。老徐本来就是个浪漫的人啊。毕竟曾经是搞艺术出身的么,总是情感充沛,拥有一颗纯真又敏感的心。
要说徐总是图名利,俞总是一万个也不相信的。徐总2006年离开新东方的时候,就是身家几十个亿的超级富豪了。现在更是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他早就名利双收了。想搞电影也只能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怀念吧。
想到这里,俞总看了两个老伙计一眼,笑了起来:“行,那就看李怀安那边的剧本写得怎么样。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啊,要是他把我们三个写得乱七八糟的,那绝对不行!”
徐总和王总互望了一眼,听老俞的意思,只要剧本能通过,这电影是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