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违反常态(2 / 2)
她之前指挥下网的时候,是有看到这种鱼,但是今天由于多种原因她都看不了太清楚,还以为这就是比较普通的海鳗。
海鳗鱼刺多且密,腥味重,虽然听说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浑身上下没有什么肉是它们的“致命缺点”。
因此海鳗在南漓岛的渔民眼中是没什么稀罕的、很低廉的海获品种,除非一次性能捕捞到很多,否则零散的捕捞常常被丢掉或者挑出来重新扔回海中。
不过海鳗要一次性捕获很多也不是容易做到的,因为海鳗严格来说不属于群居鱼类。
比起海鳗来说,星鳗却是更难得多见的种类,同属于海底石缝洞穴寄居性鱼类,一般不作长途洄游的鳗鱼类,星鳗则是鳗类中少数会因寒潮来袭作自北而南洄游寻找新的石缝洞穴寄居的一种。
严格上说,星鳗为温水性近海回游性鳗类,一般栖息于沿岸沙泥底质海区。
十月北方寒潮反复入侵,星鳗体质怕冷,便会从日本列岛、朝韩东部沿海大批作季节性长途洄游,直达中国长江口以南的群岛或粤东海面寻找石缝洞穴的理想栖息地。
直至次年二月春暖,三四月份才又开始大规模洄游至原来的深海海域。
也就是说,一年当中,实际能在南漓岛这片海域看到星鳗的时间,不过只有短短五六个月,并且多数时候只能捕捞到零星落单的几尾。
渔船的拖网无法探到星鳗栖息的石缝,且南漓岛海域的石缝洞穴不算密集,要不是水质够好加上气候温暖,多数星鳗是不会到这边来的。
每年来南漓岛的星鳗大概也只占总体长途洄游数量的十分之一。
“关键是,不是十月份之后才会来吗?现在才九月中旬,那这是什么?”听了阿英嫂给大家简单的说了一下星鳗这种少见鳗鱼,赵姐发出了疑问。
“海洋是门很复杂的学科……”阿英嫂无奈道。
因为她的丈夫老蔡以前上大学时是学这个的,这些年来她多少也算是耳濡目染了。
当然也就只是学个了皮毛,再深入一点的东西她就讲不出来了,“听说每年也有没回去的,只是极少数。还有,就是提前洄游过来也存在一定可能性,说是十月份,现在时间也离得很近了,提前小半个月不是不可能。”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北方天气的原因,今年寒潮提前了?”陶向予顺着这个思路想到了一种可能。
“有可能啊,北方每年初雪不是都不固定时间的嘛。”大家啊一致表示了肯定。
“但是,好像也不对……”
陶向予又看着那些挂在渔网上数量肉眼可见不算太少的星鳗,若有所思地说,“即便是我们刚刚说的那两种可能性都成立,那也改变不了星鳗是石缝洞穴栖息生物的属性,改变不了它们几乎很少成群出洞穴到中浅海区域逗留觅食的习性呀。”
“咱们的渔船,不可能恰好就在一片礁石洞穴上方,如果是的话我们渔网会有很多破损,可是没有,并且还一网捕捞到数量这么多的星鳗,那只有一个可能。”
“星鳗违背习性,成群出洞穴了?”刘莉莉听得一愣一愣的,但也不妨碍她的小脑瓜子还是聪明会思考的。
陶向予难得赞赏一下她们闺蜜之间的默契,点点头,又问:“所以会是因为什么,而出现这种违反常态的事情?”
刘莉莉一脸茫然,“问我?那我去哪里知道?”
陶向予:“……”
话说早了,她们有点默契,但确实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