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婚礼物(2 / 2)
陶向予把手中的网最后一个小段织完,麻利地打了个结,用牙齿快速地咬住扯了一下,编织线的一点尾巴就断开来。
“春花姨一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得等她回来一起吃吧。”
“婆婆有说如果她回来得晚给她留点饭菜就行。”陶向予站起来伸个懒腰,“不过再等等,最好还是能一起吃。”
话音刚落,院里的木门就被推开了。
赵春花裸着脚,戴着草帽,手里提着一把青菜和一个小篮子走了进来。
她先是注意到院子里停的熟悉的自行车,就知道是团子们的舅舅来了。
“哎呦,是亲家哥哥来啦。”赵春花出了名的大嗓门,还没走近就已经热情地招呼出声。
陶家伟也马上迎出来打招呼,陶向予走在后头一点,看见赵春花又裸着一双脚,眉头就扬起来。
“妈,怎么又不穿鞋?”
不爱穿鞋的问题,其实不只是赵春花一个人,海岛上老一辈的人,除政工家庭或知识分子家庭的人,渔农盐家庭的人多数都不爱穿,或者说是习惯了不穿。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时候,是因为鞋比较难得。
南漓岛交通闭塞,岛上几乎没有工业,除了老百姓家里自己手工制作的布鞋外,也就只有更粗糙的草鞋了。
什么乳胶鞋、橡胶鞋基本没有,偶尔看见那不是穿在从岛外进来的知青脚上就是挂在百货大楼橱窗里,皮鞋就更不用说了。
那时候布鞋都是金贵的,无论下田地、下盐田还是海上捕鱼,都是很费鞋的,而且有的活儿光着脚还更方便些。
草鞋嘛又实在磨脚,还不如不穿。
这就养成了不穿鞋的习惯,时间一长,他们的脚底板就结了老厚的一层茧子,像一板鞋垫一样,走石子路都不觉得硌。常常被刺扎到,也常常被尖利的贝壳割伤,一般就是涂点红药水或路边摘点野草叶子当草药敷上就不管了。
陶向予自己是很受不了,她家虽然也不是那种富裕到能常常买新鞋穿的家庭,但她阿妈和大姐手艺都很好,阿爸更不是那种可以光着脚的职业,而且家教比较严格,他阿爸不许家里的孩子不穿鞋到处跑。
从小到大,她跟姐姐哥哥们一年都有三双新鞋穿,是很舒服的布鞋。
她阿妈还总是会做得比普通布鞋更好看漂亮。
一双穿着上学,一双穿着干活,一双会特意做大一些,放着备用。
进入七十年代,橡胶鞋和皮革鞋已经不算太稀罕的东西了,供销社就有得买,贵还是贵了点,但普通人家咬咬牙一年也能买上一两双。
刘莉莉可是他们十里八乡的时代弄潮儿,连带着陶向予也能跟着沾点潮气,她的第一双橡胶鞋和皮革鞋,都是刘莉莉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