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做人要懂知足常乐(1 / 2)
人民公社化,有利有弊,但从这些年的现状看,总的弊大于利。
譬如,那些手脚勤快踏实能干的人家和懒惰爱偷奸耍滑的人家,勤快的人家干再多活儿,拿的也是差不多的回报。
而且大部分的制度,都是团体劳作,以团体的成绩均摊到这个团体每一人身上。
所以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小队上,拢共十户人家共同干那些活儿,但是里面有的人家总是偷懒耍赖,或是干活拖拖拉拉慢慢吞吞,或是以各种借口出工不出力。
这就苦了那些勤快肯干又老实本分的人了,不多干些吧,活儿干不完这一日的工分也就没了。要多干些吧,泥人还有三分脾性呢,一日两日还好,日子长了,凭什么啊?谁能心甘情愿替别人劳作?
可是这种现象几乎没解决的可能性。
偷懒耍赖的人本性就是那样,你跟他再吵再闹,人家面上卖乖应好,过两天该那样还那样,狗改不了吃屎。
你能怎么办呢?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能大动干戈,那么就只有两个法子,要么继续忍着跟从前一样多干活,要么你不干我也不干,大家要死一起死算了……简直恶性循环。
再譬如赵姐说的这个问题,制度已经定死了,大家每天拿到顶多的10个工分也就够了,活儿干多了又不赏,就算有额外的奖励也要很多人均摊,累死累活的摊下来却并没有多少,怎么想都不划算啊。
人的本质都是惰性动物,利己主义,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自然提不起积极性。
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消极怠工、混吃等死的局面。
当然人民公社也不全是这样。
陶向予曾听刘莉莉说过,那也是她在家里听她阿爸说过几嘴的,大致就是全国人民公社的制度其实不全是一样的,比如工分的分配方式,南方跟北方就实行不同的制度。
北方公社的工分是按照个人记数的,同样是一个人满额十个工分,但并不要求把一整队的人或者几个人分配到一块儿共同干完所有活儿。
一般都是每日都有生产大队的领导按需给每个社员和知青指定活儿干,像是一个人除完一亩田的草、一个人担完几担谷、一个人清理干净牛棚,也有分配到仓库登记一天的农具到喂完几头猪这样的工作,只要不出错的完成,都记满额工分。
这样对于防止那些偷奸耍滑的人拖累集体利益是有很大效果的。
可也不能说这种制度就没有纰漏。
这等于把权力更大化地集中在生产队领导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