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拒绝了?正常(2 / 2)
王老师立马就叹息了,为难地解释说他运气不好,生病错过了特长生的比赛。
张校长救场说了宋乾坤在学校的成绩进步情况和巨大潜力,夸他的字写得极好。
领导这才把视线放在申请书上,一看,觉得字确实不赖,就拿起来细致地看了下去。
看完后,沉默片刻,手指节在桌面上缓慢地敲了几次,然后表情显得十分为难。
在三人的殷切期盼下,他叹口气说:“差一分和差五十分本质一样,都在录取线下,找我的人太多了,你们真不知道我的难处,哎呀,这件事回头我会和学校的领导层研究研究,才能决定,你还是回去等通知吧!”
说完,就把宋乾坤的申请书朝他递过去。
这动作,哪里可能还会和学校的领导层研究呀!
宋乾坤神色自若,他恭敬地起身接了放回包里收好,说:“乔老师,您肯定很奇怪我为什么喊您老师,而不喊您校长,因为您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是我的老师,我的偶像。”
他说着从挎包里取出一本书,弯腰恭敬地递过去,说:“乔老师,这本书是我偶然间得到的,我经常读,您在我们山里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个偶像一般坚强的存在,也是激砺我一直努力学习的榜样,今天借着机缘,我能不能请您给我签个名,也不枉我喜欢您很多年。”
领导怔怔地抬手接过,是他的书,是他最早的一本诗集,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哪一位作者对自己的作品,都是像孩子一样熟悉和心疼。
他手指轻微地抖了下,十分慎重地翻开被翻得有些卷边的书。
看得出来这孩子很爱惜书,即使书边都翻毛了,书页上还保持得十分干净,字里行间还有一些小字的批注。
张校长看领导入神地翻看作品。
他抬手一拉宋乾坤,和他换了位置,玩笑说:“你坐这里,和你的偶像说话方便。”
宋乾坤听话地坐了过去。
他斟酌片刻说:“我同学的姐姐在一中,说过您的经历,说有学姐说,上小学的时候,你教她们语文,是个代课老师;她上初中的时候,你教初中,已经是大学毕业后国家分配的正式老师了;只上了半年班,你就又去进修了;等她上了高中,你又教了高中,教学成绩连年优秀,她考上大学,您就当了校长,您这一路进取,对我们年轻学子来说堪称励志!”
“你在大家的眼里就是一个传奇,会拉着手风琴唱歌,会写诗,善属文,你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就是这首歌,学姐们都说比磁带里的都唱得好听。”
“进一中上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您的风采去的,我也一样。”
乔校长抬头看宋乾坤,少年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羞涩,还有克制不住的激动,他的崇拜发自内心。
随着少年的描述,他仿佛回到曾经青春洋溢的时光。
那些随烟尘散去的欢歌笑语,一点点地在眼前变得鲜活。
这少年能读懂他的诗,写的批注也有新意,显然很认真地读过。
他随口念了两句特别喜欢的诗句,宋乾坤立马就接着那句子背了下去。
真读过,还背过?
乔校长压下心里的欢喜,又翻出一首诗,读了第一句,宋乾坤立马就背出来后边的,一字不差。
少年声音清澈,仿若沉入诗境,不缓不急又抑扬顿挫地吟诵完,还很巧妙地补上两句心得——老师这首诗,可激热血,可荡豪情,写尽少年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