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再三劝诫(1 / 2)
第145章 再三劝诫
宁浩自然是不服气,跟师父吵了一架。
但不管怎么吵,师父永远都仿佛不动怒的样子,并且态度坚决,认为他就是练不了武。
到最后,宁浩自己先焉了。
毕竟,贪嗔痴之戒,不论如何,自己还是要遵守的。
师父并未因此责怪宁浩,仍只是告诫他:
“你不要习武,如果习武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
“不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是什么嘛!”
宁浩表面上静坐入定,内心却一点都不平静,充满了委屈。
凭什么,凭什么不让自己练武?
反正自己也参悟不透什么佛理,倒不如成个武僧,还能对寺内有点贡献!
他越想越烦躁,高台上眉目微垂的方丈微微抬起眼皮,注意到了下方宁浩的异动。
方丈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悄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宁浩身旁,拍了拍后者的肩膀,示意跟他来。
宁浩也知道,旁边师兄弟都在入定中,不好打扰他们,也只好轻手轻脚地跟着方丈出了门。
出了门后,方丈环顾一圈,语重心长地道:
“正翳啊,你是不是有些心事?如果有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
方丈的名声在十里八乡都是极好的,凡夫俗子们都知道,方丈是远近闻名的大师,对于佛理的研究无人能及。
而在修行界中,方丈的名头也还算响亮——作为兰若寺的方丈,他也有出窍境的修为,称得上是一方强者。
尽管方丈并不喜欢显露神通,许多人都只以为他是个资历较老的老头,但宁浩听师父提过一嘴方丈曾经被皇帝接见,自然知道方丈的地位。
因此,他也不敢怠慢,垂下脑袋轻声回答道:
“弟子悟不透佛理,弟子想习武,但师父说我不是习武那块料子。”
“习武?想习武就去做吧。”
方丈捋着胡须,呵呵笑着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连开始都不开始,又怎么知道是不是呢?”
宁浩听到方丈的话,心中一喜,正要开口道谢,却看到方丈忽然变了脸色。
“你……你的师父说你不能习武,必定有他的道理。作为弟子,你应该听从师父的教导,不要轻易违抗。”
宁浩低下头,有些失望,同时内心也有些疑惑:
“怎么方丈突然态度大转弯?”
方丈看着宁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慈祥地说:
“孩子,这个世界很复杂,有些道理,你现在不明白,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你只需要安心修行,听从师父的指引,踏实地活在当下就好。”
宁浩抬起头,看到月光下方丈和蔼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时,不远处的大殿传来了晚课钟声,清脆地响彻四野。
方丈说:
“正翳,走吧,去听晚课吧。今天的课程是《心经》,你虽然不能习武,但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佛法的奥妙。”
宁浩点了点头,跟着方丈向经堂的方向走去。
两人沿着长长的青石板路走着,脚步声在空旷的寺院中回响。
繁星满天,银河静静流淌,风轻轻拂过树梢,带起沙沙的声响。
不远处,一只夜枭唱起了夜曲,声音悠长而忧伤。
宁浩抬头仰望夜空,心中涌起一阵澄明的宁静。
或许,自己真不是习武那块料呢?
既然方丈都这么说,那肯定没错吧……
宁浩跟着方丈来到了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