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入幻境(追读——)(1 / 2)
第16章 入幻境(追读——)
“这几日,胡泉前辈他一直在追索那道士留下的痕迹,最终在昨日有了发现。”
“他说杀个连城隍都怕惊动的野道士而已,就没有喊其他人,只是孤身一人离开了。”
“谁知,这一去就不见了音讯,我催动事先预留的联络手段,前辈也没有丝毫回应,我担心出了事,便来到了城隍庙寻城隍大人,希望他能帮上忙。”
“城隍大人告诉我,‘天灾’又起了,那道士被卷了进去,前辈也不慎卷入其中。”
说到此处,明姬双目失神,只是低声自语:“我……我是不是个祸害?”
梁明坚定地摇摇头,拍拍她的肩膀安慰了一下,转头看向城隍,郑重道:
“还请周城隍解惑。”
周城隍沉默了一下道:“那所谓‘天灾’,我们对其一无所知,不过我等对其无能为力,若天灾一般,方才如此称呼。”
“没有人从里面走出来过。”
“据我们观察,每隔两百年,它便会出现,吞噬过往的一切。”
“每次它的扩张范围都不尽相同,而按照这次的规模来看,它若是继续扩张下去……”
城隍手一划,一道简单的地图出现在虚空中。
他手指在眉县周围画了个圈,艰涩道:“整个眉县都会被吞没。”
梁明眉头紧锁,问道:“为何不上报朝廷,或向道门求助?”
“不,不能,”城隍摇了摇头,“那地方位于地脉的重要节点,我曾与一道门中人交谈过,他给我的答复是,要么进入其中,瓦解其根源,要么……”
“唯有以力破之。”
“地脉破碎后,不光眉县,方圆百里都将荒无人烟,连山精野魅,都难以化形。”
“当然,虽然他如此说,但并非全无他法,然而……”
城隍眉毛动了动,无奈叹息道:“眉县地处偏僻,此害又诡异无比,真正的高人不愿来,请得动的解决不了。”
“昔日,也有一名侠义高人路过,见此情景,孤身进入,一去不复返。”
“这也正是这灾害每隔两百年才会重新出现的原因,曾经的它无时无刻都存在,而那位高人进入之后,虽然并未解决,坐化在了里面,但从此,它每隔两百年才会现世一次。”
听完城隍的絮叨后,梁明沉默了。
半晌,艰难地挤出一句话:“城隍的意思是?”
城隍神色落寞道:“还请道友助我,我等一同将所有百姓全数转移,待得天灾消退再将他们迁回。”
“这……”
梁明本以为城隍希望自己进入其中解决,现在看来,倒也不是那么回事。
他只得干巴巴吐出三个字:“我尽力!”
“有道友此语,我便放心了。我且做些布置,阻滞那天灾的侵袭。”
……
梁明走在大街上,内心的阴霾始终没有散去。
临走前,他问了问城隍,关于“蝗神”的事。
对方明确的态度只有“不要过多地接触祂”,除此之外,语焉不详。
这让他心头烦闷。
从进入城隍庙起,他就有点堵得慌。
思索片刻,梁明找了个偏僻的小巷,闪身而入。
“且看看小镜有没有给出什么新的信息……”
【片段二:县城见闻】
【主角:道士】
【现出场角色:道士:(梁明)狐妖:(明姬)妖道:(刘若星)城隍:(周阳)狐仙:(胡泉)】
【可出场角色:蝗神:(疑)】
【道士入城,囊中羞涩,遂寻人家,欲除害以饱私囊。】
【至李家,制符镇宅,闻李家公子悲嚎,觉家中异动,查得线索。】
【狐妖欲加害道士,遭伏,自觉不敌,遂留一假身,遁逃而去。】
【道士察觉,追索而去。】
【妖道训狐妖,行声东击西之策,欲一击建功,道士闪躲,遂斗法。】
【两者舍命相搏,双双力竭,狐妖亦昏厥。道士做法,妖道惧之,远遁。】
【城隍赶来,收一人一妖于庙中休憩,追索妖道而去,未果,无功而返。】
【次日,道士醒,询狐妖,得一二妖道秘辛,携其离去之。】
【唤狐仙,须臾便至,与狐仙语先前事,狐仙怒,欲斩妖道,以正名,除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