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红鬼赤灭(求追读)(2 / 2)
“到底怎么回事?这地方莫非真有鬼不成?天杀的,我不想再和那玩意儿碰面了。”
扭了两下脖子,他把贴身的小镜拿出,想从上面找到些自己刚才经历的蛛丝马迹。
不出所料,小镜果然记下了刚才的经历。
【故事:灵山求仙】
【书生动身,跬步而行,欲至千里。】
【片段一:破庙钟鸣】
【主角:书生】
【现出场角色:书生:(梁明)红鬼:(赤灭)】
【可出场角色:无】
【书生行于荒山,遇破庙,夜宿之。】
【庙中立一赤面鬼神像,内蕴红鬼神识,下书“善恶有终”四字。】
【书生入睡,于梦中见一红鬼,与庙中鬼神像无二。】
【红鬼鸣钟,口称“善恶有终”,斩头即走,俄然,书生醒。】
【醒后,书生自觉有异,触之,颈项疼痛。】
……
【结局:识鬼神(疑)】
梁明拧起了眉头:“红鬼神识……让我看看它的资料。”
【红鬼:赤灭,曾为衙门恶鬼像,日积月累生出灵性,受道门高人点化,以精怪之身化作鬼神,庇佑一方。后遭变故,形神溃散,仅余残留神识沉睡于神像中。】
看上去,倒不似是邪神淫祀,反而是一方正神,应当可以沟通……梁明将小镜收起,暗自运起匿踪之术,蹑手蹑脚地靠近那红鬼像。
既然结局里没说自己死,那大胆一点也未尝不可,机缘这东西,本就不能坐以待毙。
“神识蕴于神像中……”
梁明沉吟着,伸出手摸了摸神像。
触感冰凉而粗糙,没有任何特异。
梁明知道,这里的关键应该就是那红鬼留下的神识了。
然而,他却犯了难——他还没正式踏入修行之路,该如何与那残留的神识沟通?
又敲了敲神像,只觉得这神像整个一破石头,对外界的刺激根本没有反应。
“怎么办呢……”
梁明敲打着神像,思索起对策。
忽然,“善恶有终”那四个未经岁月沧桑的大字映入他的眼帘。
“对啊!要说这里什么最奇怪,还是这四个字,破庙都要塌了,这四个字还清晰得很!”
梁明兴奋地拿拳头一砸手,他是给小镜的描述误导了。
小镜说那神识藏在神像中,他便把心思全放在那狰狞的神像上了,但却忽略了,那四个石刻的字也与神像是一体的!
严格来说,它们也是神像的一部分。
俯下身子,梁明仔细地瞧着那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即使他完全不通书法、不知雕刻,也能看得出来——如此气势,非名家不能成。
不知为何,梁明仔细地观察着这四个字时,仿佛透过它们感受到了那股缥缈的浩然正气。
果然,红鬼神识大概率就藏在这里面。
但是……该如何与它沟通呢……
梁明沉吟半晌,伸出手指,放到石刻的凹槽里,他要试试按照笔画将这四个字描一遍,看看能不能起点作用。
然而,除了光滑的触感令他的指尖一阵舒适,没有任何变化。
“难道又要动用小镜?”
梁明有些肉疼地拿出小镜,只见它虽然先前被用于自己的恢复,但也有了几分光泽,不过与自己最开始获得它时不可同日而语。
他也没搞清楚这小镜是通过什么方法恢复的,但不影响他明白,此前更改与泰山娘娘的因缘,对小镜的消耗是多么恐怖。
会造成越大的影响,消耗便越恐怖——这是他摸索出来的规律,自己此前想直接修改自己的身体状况,小镜便直接超负荷了。
【红鬼:赤灭,曾为衙门恶鬼像,日积月累生出灵性,受人点化,以精怪之身化作鬼神,庇佑一方。后遭变故,形神溃散,仅余残留神识沉睡于神像中。】
梁明手指自小镜上拂过,只见资料已发生了些微的改变。
【红鬼:赤灭,曾为衙门恶鬼像,日积月累生出灵性,受人点化,以精怪之身化作鬼神,庇佑一方。后遭变故,形神溃散,仅余残留神识沉睡于神像中。于书生到来后苏醒。】
小镜的力量一下衰弱了许多,梁明迅速将其收起。
看来让这红鬼苏醒,还是要消耗不少力量的,不过与那日相比,也只能算是不值一提了。
他已打定主意,若这红鬼不怀好意,便立刻让小镜将先前的资料改回去,令其再度陷入沉睡。
没过多久,虚弱沉闷的声音自庙中回荡:“多谢唤醒,吾竟已沉眠如此之久,这位小友,当今……何朝何代?”
本篇化用了唐传奇《玄怪录》中的故事,感兴趣的可以一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