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卫老板来访(2 / 2)
李三彪思考一下,不无遗憾道:“哎,那就算了,等有需求我再找你。”
送走了老卫,李三彪也知道了不少相关信息。
要说现在,生产汽车可真是暴利,所以才现在已经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已经诞生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个体户。但是国内所有商品都是千元级的,还没有万元级的商品来消化个体户的消费能力。
汽车需求大量增加,个体户却没有指标,买不了小轿车,只能轻型卡车代步,所以雨后春笋般,诞生了一大批小汽车厂,少的年产一两辆,多的有几十辆上百辆。
像保城这样有完整的汽车零件供应链的地方并不多,全国多数厂家都是采用散件组装的方法,比如用进口的东洋丰甜轻卡散件组装名为“丰甜之花”,是双排座的轻卡,有人戏称其为“两室一厅”。
八十年代因为龙国不富裕,出于节俭原则,小轿车其实是被严格控制的,甚至成立了小轿车控制办公室。
一辆轿车从申请购车,到提货要经过许多手续。
这时候上面已经设立了专门的控车办,因此,首先车主要提出购车申请,单位领导层层审批后再到控办办手续。
然后,控办经过层层审核后,再到当地计划部门要购车指标。
购车指标需要集中审核,一般是一个月甚至数个月才审核一次。审核通过后,再到当地物资局办手续。
物资局审核通过后,再到机电经销部门办理购买手续。购买手续办妥后,再到银行办理汇款手续。
购车必须要外汇额度,如果购车单位没有外汇额度,便无法办理购车款。
银行汇款手续完成后,还需要等待银行划款。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银行操作全靠人工笔记和算盘,所以一般不单笔办理,需要等同类业务汇总到一定的数额后才办理一次。
这么一来,购车款少则一两周,多则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到达机电经销单位账上。
机电经销单位收到货款后再看自己的仓库里有无轿车,如果没有,就需要耐心等,等的时间不定,短的数月,长的半年甚至更久。
等机电经销部门轿车到货后,购买单位再到机电经销部门办理提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单位的签字盖章,少了一个环节,都意味着前面的所有工夫都白做了。
以上还是指所有过程都顺利通过的,如果在哪里卡壳了,还需要问清情况攻关解决。从申请购车到提车,最少得花费半年时间。
这时候一些事业单位,有购车和外汇指标额度,但缺少经费,于是为了筹集资金,或者职工福利,往往会把本单位的汽车指标交换给效益好的国营工厂。
从德国进口散件需要美元,如果对方单位还缺外汇,本单位还能收取一笔美元额度费。
还有人纷纷高价进口外国车到南岛,有十几万台。
八十年代并不是不主张国产化,很快人们就提出来,这不等于是“有钱买车,没钱造车”吗?
更可恶的是,有外商还把旧车买到龙国,太欺负人了!
买了这么多车回来,干嘛不自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