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挖机比武(2 / 2)
东洋产品一向以精度着称,和我们比精度,那不是自取其辱!
虽然自己小松挖机达不到这个精度,但他根本不信李三彪能做到。
发令员一声枪响,两台机器同时开挖,因为是软土,所以开挖效率很高,限时三个小时。
李三彪的挖机由量子机器人操作,动作迅速准确,抓斗十分敏捷,操纵灵便,
小松挖机与之相比,总是显得慢半拍。
李三彪的挖机每五铲,就能领先一铲,因此比小松快了20%,
不到两个半小时,李三彪就已经挖完了那条壕沟,而小松还差二十米没有挖。
李三彪呼唤记者上前观看拍照,施工人员也开始测量,然后十分惊恐地发现,李三彪的挖机,误差竟然达到了毫米级,与预先画好的白灰线边缘分毫不差!
而小松的歪歪扭扭,这线宽也有三十毫米,有的不到线,有的吃了线。总之误差肯定大于三十毫米。
这怎么可能?
小松公司的代表想不出为什么。
其实,这是因为李三彪的量子机器人的操作技术,不只是八级操作工技术,而了蓝翔技校挖掘机冠军的神级技能,能用挖掘机在西瓜上雕花,比东洋最好的驾驶员技术还强。
在挖掘机性能接近的情况下,驾驶员水平就成了决定因素!
的确,正常的顶级驾驶员做不到1厘米的精度,但蓝翔驾校培训的驾驶员比全世界的还多,就可以做到!
而小松公司自信满满,相信东洋匠人无论机器和驾驶员,都永远世界第一,结果被蓝翔技校打的一败涂地。
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的记者,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小松挖机大胜对手的通稿,就等晚上传给报社,现在只能十分震惊地看着这个结果,只好赶紧开始重写稿件。
而纽城时报的记者,也感到不可思议,给李三彪拍了一组开挖掘机的照片,还将他当做了本周热点人物进行专访。
而李三彪站在长城顶端,挑战全世界挖掘机的场面,也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这会儿一般都是国外出名国内香,国内各地建筑公司,纷纷派人前来抢购,北斗挖掘机从积压十几台,到供不应求,只用了三天时间!
李三彪当然也不是良善之辈,想到厂里推销员所受的羞辱,决定报复回来。
他宣布,十二万每台的售价,是过去的价格了,现在这台挖掘机价格是十五万!
这回轮到施工单位的采购经理脸色煞白,简直是从前的我你爱答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当然,相比动辄二十多万,三十万的进口挖掘机,这个价格已经很良心了!
因此,保城工程机械厂,一跃成了明星企业,每天等在厂门口提货的汽车排起了队,连厂旅馆都跟着发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