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年代的房屋计算(1 / 2)
砖混结构虽然计算简单,但最高只能七层,因此直到90年代末,2000年初,在计算机彻底普及到小设计院前,我国一直大量采用砖混结构。
而六层以上只能是混凝土房屋,是必须找知名设计院进行结构设计的,上机非常麻烦,因此在八九十年代,能一栋十层的混凝土房屋都是全市至高点了。
而那些工业厂房,大多数都是标准的,建设部门编制了各种跨度钢屋架和门式刚架厂房的标准图,就连砖房也有标准图,按照图纸施工就可以。
一般来说,八十年代初,十几层的混凝土房屋,或者大跨度钢结构的厂房,都是标志性建筑和重点建设工程了,光是建设前考察就得好几个月,那时候设计院还是个高大上的科研单位,充满神秘感,级别通常不比地方领导低,得予以充分接待,也就是玩个一两星期,设计院设计这些也能得到机时。
而县城和国营单位附属的设计所,也就做点砖混房屋和简单厂房。在没有计算机的时候,建筑的结构设计采用手算。
手算是按照结构力学原理,将一个建筑结构简化为结构体系。
比如一个连续梁,是按照刚度与受力关系的基本原理,按弯矩分配法进行计算,这种手算方法也是一种迭代模拟法。
而整个框架,则是在框架中进行弯矩分配法计算,这种方法外国已经用了几十年,相当成熟,但也不是随便一个学渣能掌握的,可以说普通院校能明白原理的就没几个,真要做设计,非得有扩招前的重点大学水平不可。
其实风力对于低层房屋影响不大,主要的外力是地震,一般是按照地震力是自身重量的多少分之一进行考虑的。
先根据地质灾害历史记录和地壳情况,根据50年内发生小震的概率,把全国划分为6、7、8、9个地震烈度区。
烈度表示的破坏程度,严格来说与震级无关,
但6度区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在475年内发生的中等地震产生的地震力,其产生的基本地震加速度是0.05,含义是其力的大小不超过0.05倍的自重,也就是把5%的自重当做侧向推力。看看这样的作用下会不会把楼破坏。
比如魔都历史上没有地震,就是6度区,也可以不进行抗震设防。
而7度区的地震力分两档,分别是0.1和0.15倍自重,8度区是0.2和0.3倍自重,9度区是骇人听闻的0.4倍自重。
龙国大多数地区都是7度和8度区,还算适合盖房。而9度区是不太适合盖房的。
也就是说,9度区在475年内,按照概率论会发生一场把自己重量的0.4倍加在自己身上的地震,这是非常的大的力量,因为房屋材料很松散,稍稍一推就会散架。
而且有人说外国建筑师水平高,龙国水平低。
然后拿出一堆外国建筑的图片,
还有人说沿海城市房屋就是好看,这都是外行的表现。
高地震烈度的造型和开窗,就是受到很大限制,比如海滨城市有转角窗,或者大窗,而地震频繁的地区就是不能有,
而严寒和寒冷地区,你开大窗屋里就像冰窖。
还有人喜欢投资海景房,其实这东西最不适合投资,因为海边潮气太大,装修五年就得换,要不然自己掉皮。
而房屋的结实程度,主要看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