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德不配位(2 / 2)
她说:“毕竟,世子院与盛家其它人的关系,想来京城人尽皆知。”
盛知兮脸色微微有几分苍白:“可是我们说到底还是一家人,都是写在一个族谱上的,但凡出了什么事情,那一个族谱上的,谁也就跑不掉的!”
明云昭歪头一笑:“是吗?”
“真若是如此,那也无所谓!”
盛知兮噌的一下子站起来:“明云昭。”
明云昭掀开眼眸:“何事?”
盛知兮咬着牙齿:“我倒要看看,到时候你们能不能独善其身。”
明云昭:“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盛知兮咬着牙齿,看着明云昭那不以为然的样子,便知道从她这里下手是不可能了,其实,从她这里下手她一直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她眼下别无选择。
说来说去,都怪父亲与母亲,何故与大哥之间闹的如此?
…………
宫内,寿康宫内。
梅妃跪在贵妃榻边缘伺候着床上的老太太,指腹力道适中在老太太的肩颈部一下一下有力的按压着,伺候的老太太微眯着眼睛,十分舒适的样子。
大约这么捏了半个时辰左右,外面的老嬷嬷端进来了一碗燕窝,她主动接了过来,试了试温度,恭敬且又谦卑地道:“母后,燕窝来了!”
躺在床榻之上的正是后宫真正的主人,当今的太后。
先皇后去世之后,当今圣上再也没有册立皇后,后宫大权便在太后的手中,太后渐渐年岁已高,便将后宫之权交由梅妃手中。
圣上心疼母后,也疼爱梅妃,自然也就没有反对。
自此,梅妃在后宫独大。
太后缓缓睁开了眼睛,双眸深邃如井般看着眼前恭敬的女人,最后寻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了起来,慵懒的靠着:“你向来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
“说吧,来找哀家是有什么事?”
梅妃掌心紧握,跪在她的面前:“姑母,求您求求安儿。”
太后讽刺的冷哼了一声:“怎么,现在倒是知道来求哀家了?”
梅妃跪在那里磕了一个头:“之前是臣妾愚昧无知,狂妄至极,对姑母多有怠慢不敬之处,还求姑母谅解。”
太后冷笑:“你还知道你愚昧无知狂妄至极,竟然还敢插手朝堂之上的事情,你真当段家在朝堂之上可以只手遮天了?”
梅妃忙道:“臣妾从来不敢如此以为。”
“这一次是安儿糊涂,还请母后救救安儿。”
太后:“他岂止是糊涂?”
“更是野心勃勃,且还没有那个能力!”
梅妃低下了头:“母后教训的事,经此一事,安儿已经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有如此妄想,还请母后救救安儿。”
太后看着她:“是吗?”
“他真的知道错了?”
梅妃忙道:“是!”
太后:“既是如此,你如此有本事,为何不自己去求皇上?”
梅妃面色多了几分难看:“皇上盛怒之下,不愿意见臣妾,臣妾,臣妾不得已,所以这才只能是来打扰母亲,求母后救安儿。”
太后讥讽一笑:“难怪你求到了哀家跟前。”
梅妃:“求姑母救救安儿。”
太后盯着她:“哀家早就告诉过你,不要销想不该属于你们的东西,你偏要心高气傲,让你的儿子非要争上一争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落得如今这个下场,又怪得了谁?”
梅妃低着头手中的拳头紧握:“是,母后教训的是!”
说完抬起头来看向了太后:“只是母后,臣妾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这才是求到了母后跟前,臣妾就安儿一个儿子。”
“求母后看在段家的份上,救救安儿。”
太后就看着眼前的女人:“哀家可以看在段家的份上救他这一次,但梅妃,哀家告诉你,你最好也好好教教你那儿子,别再痴心妄想不该属于自己的位置。”
“否则再有下次,谁也救不了他。”
梅妃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忙磕头道:“多谢母后。”
“臣妾一定会谨记母后的教诲。”
太后撇了她一眼,“行了,你先回去吧。”
梅妃行了一礼:“是,母后,儿臣告退。”
太后看着梅妃那态度恭敬离开的样子,不像是进来时那般颓废的模样,便知道了她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只怕心底未必会服气,她在后宫经营这么多年,她儿子与段家在前朝经营那么多年,就是为了想要夺得这天下,又岂会善罢甘休?
可她清楚的明白,她的这个儿子不比其它的皇帝那么好掌握,便是她这个母后的话,也不会放在眼里,而且他与那皇后之间的感情,她可是亲眼见证过的。
哪怕是皇后已经去世之年,在他的心底,也仍然是那个女人重要。
这些看来,为了江山社稷,他或许是有过动摇之心,但若是知晓这背后有段家的手笔,那到时候谁也救不了段家了。
皇帝,可不只有太子与安儿两个儿子。
翌日,朝堂之上关于今年科举舞弊案在监察院有了结果,所有涉案人员,按锦卫司查处的结果,该杀的杀,该斩的斩,该流放的流放。
案子至此,彻底结束。
至于安王殿下虽然在此案当中牵年甚深,但并无直接证据表明与此事有关系,但身为皇子,与科举士子来往甚密,也实属不该。
圣上下令,禁足三个月,以敬效尤!
原本还有些朝中大臣还有些有意见,但皇上雷霆之怒之下,谁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大家也都看得出来,皇上摆明着是想要包庇安王殿下。
渐渐的,在朝堂之上也无人再敢多说什么。
只是谁都看得出来,原本在朝堂之上都能压得了太子殿下一头的安王殿下现在在朝中也渐渐处在无人可用的状态。
倒是安王殿下,也格外老实的闭门思过了三个月,哪也没有去,像是真的知错了一样,证明着这件事情与他无关。
时至九月,炎炎夏日过去之后,甚是秋高气爽。
明云昭的胭脂水粉铺子在京城开业之后,也越发的红火,每日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回到了世子院的时候,已经是天色渐暗。
这几天盛祈年不在,差了一趟远门去京城下面不远处的一个县城里面办事,说是有流民闹事,她原本想早早的用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