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被荒诞玩弄的影评人(2 / 2)
不知不觉,影评人们就把自己代入了电影中。
想象着自己成为片中一员,会做出什么反应。
结果令所有人不寒而栗。
他们只会如同电影中每个角色一样,走在这种看似意外,却极度合理的命运线上。
可电影是导演的一场把戏,剧中人物本来就有终点。
他们活在现实,理应没有这所谓的终点。
但为何他们会与片中人物产生相同的想法?
难道现实其实也是一场被安排好的电影,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命运?
想到这里,所有影评人都被一种荒诞包裹着。
顿时,好笑的笑点,他们笑不出了。
因为那样就像在笑他们自己。
沉默一会儿后,有影评人佩服道:
“令人悚然,冯晓钢玩弄的是电影里的人性,唐泽却在玩弄电影外的人性。他把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的人生经历,完全与现实社会重叠了,让我们看似在笑,实际是自嘲。”
“看得出来,唐泽应该运用了手持拍摄技术,电影画面才呈现出生动、灵活、自由。只有镜头跟随主人公在场景中快速移动,与角色紧密接触,才会让我们对于故事情节感同身受,乃至于代入了现实。把电影拍得真实,我想国内再没有比唐泽做的更好的人了。”
“极致的荒诞,无情的嘲讽。我们在笑影片里的人物,谁又在笑我们?唐泽吗?我们自诩为影评人,事实上,也许我们才是被电影评点的那个。”
其他人仍然在笑,影评人却已经开始伤春悲秋。
剧情越推进,他们越是对命运感到悲观。
生活是写实的、搞笑的、荒诞的,却也是不可忤逆的。
唐泽描绘的这副注定是悲剧的小人物绘卷,不仅折服了他们,还让他们的心情随之触动。
途中偶尔有展示些美好,却也抹平不了这种悲观。
渐渐的,故事接近尾声,所有小人物走向交汇。
当交汇碰触,转而落幕时。
一场绚丽多彩的人物风景画就此戛然而止。
而也是这一刹,影评人们醒悟。
他们真是被唐泽玩弄的好惨。
每一个人或许真的有某种注定的命运,比如死亡。
却不可能顷刻间与之产生必要的联系。
电影只有2个小时,他们却有2万个小时。
在这么长的时间中,他们完全能够插手他们的命运。
“不愧是心灵大师。”尼古拉斯用蹩脚中文说了句,“所以李,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李永康想了想道:“以前的我,肯定会失望吧,结构也就那样,不出彩,也不值得苛责。”
“可从电影剧情看,唐泽把喜剧的内核完全剥开了放在人们面前,他真的看透了人性。”
“他的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一副现实画卷的重现,除去一些暂时处理不了的小瑕疵,我给他9分。”
尼古拉斯道:“我有种错觉,唐泽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嘲弄影评人的自以为是。”
“一般观众看这部电影,最多是好笑中有感触。”
“影评人估计则会被影片的荒诞程度弄得分不清现实。”
“我就是其中一员,所以,我会给他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