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欲仙欲死的华宜艺人(1 / 2)
第193章 欲仙欲死的华宜艺人
《无名之辈》这部电影,想贯穿始终的就两个字:尊严。
说成一句话就是,小人物们在屈辱之中活得有骨气。
如果明白了这样的主旨,后面一些显得荒诞、缺乏逻辑的片段就能理解了。
比如奸商高明,逃跑后又莫名其妙回来“送死”的原因。
比如高位截瘫女马嘉旗,和胡广生、李海根两位笨贼惺惺相惜的原因。
问题在于,原版的导演,能看出他是懂商业片的。
因而《无名之辈》笑点很多,泪点也有。
可他偏偏有颗文艺的心。
一昧的想给观众展现些什么,却又怕展现的过多,又一昧的想隐藏。
这就导致,原版评分只有8.0,评价某种程度上两极分化,显得不上不下。
既是因为荒诞过度,失去了底层逻辑支撑。
也是因为故事展现的太多、太杂、太乱。
如果没有笨贼线支撑,这部电影说是烂片不过分。
举个例子,还是奸商高明那条线。
即使发现被人摆丧,为了尊严才跑了回来。
可在大多数人眼中,这种不择手段圈钱的黑心商人本就是没有尊严的。
一昧给他尊严完全是悖逆了人们的价值观。
唐泽就把这条线删剪了,人物也没让出场。
只作为补充保安马先勇那条线的逻辑辅助。
有所删减、增改的线不止这一条。
具体在拍摄中体现。
总之让唐泽来拍,是不可能犯原导演那种文艺错误的。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唐泽还一来就点明了电影的主旨。
在开篇就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展示了有关尊严的名人名言。
如:
人必自悔,而后人悔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一个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亚里士多德
只要观众心里有了尊严这个意识,许多片段他们才会有共情心理。
这才是商业片的基础。
别总想着教育观众。
毕竟在这之前,你得先让他们看明白。
“OK,大家这些天方言练的怎么样?”演员们集合后,唐泽问了句。
邓抄几人便展现了他们的成果。
像“憨包”、“脑壳”、“索索”这些独有词他们倒是能说得似模似样,反正是音译。
可一旦说一句完整的话,就总是差了点韵味。
因而唐泽的判断是不合格。
所以他对所有演员道:“不合格的后果,就是演戏时你们只能闭嘴。”
“等哪天你们说得与本地人也没多少差别了,我才允许你们有台词。”
演员们的表情垮了下来。
不说话的表演,相当于只能专注于表情、动作,这得多折磨人啊?
很快他们就体验到了。
“各部门准备!”
“演员就位!”
“第一场,一镜,一次!”
“开始!”
开始镜头,仍然是肇红霞对警察做口供的黑白场景。
演员或抱胸,或瞥眼,或张口说话。
可就是没有具体的声音。
唐泽宁愿后期配音,也不让他们说出来。
刚开始还好,情绪起伏大的片段不多。
等进入彩色画面,两笨贼,饰演胡广生的邓抄,饰演李海根的王寳襁出现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劫。
可喊打劫时,那声音得吼着才有情绪和力度。
他们不能出声,结果面具下,邓抄嘴巴张阖的脸都涨红了,才勉强表现出了一股悍匪的气度。
后面骑摩托车上演摩托上树名场面时,邓抄嘴里一直在吐着“松离合”三个字。
可王寳襁是背对着他的,如果对自己人物的片段不熟悉,或者二人默契比较差,就会有人反应慢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