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互相算计的老总们(1 / 2)
第187章 互相算计的老总们
“想投资唐导下一部电影吗?”
“当然想,可我们这样的小公司,肯定抢不到投资额,就不参与竞价了。”
“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主动退出。可惜不能和唐导合作了。”
“我光羡也退出竞价。”
“我华宜也退出,机会就让给你们吧。”
唐泽没想到,其他人也没想到。
唐泽宣布电影是喜剧片时,很多人明明露出了狼一样的表情。
结果庆功宴还没结束,就一个个主动表达了退出竞价的意愿。
连华宜、光羡这样的大公司,也眼睛都不眨地退出了。
这是怎么了?唐泽的电影已经不吃香了吗?
有媒体人了解实情。
认为是唐泽的电影溢价太狠,人们不敢投。
《心灵捕手》就已经溢价高达400%。
尽管是低成本电影,却也超过了某种限度,有破坏电影投资市场的嫌疑。
如今更猛的喜剧片出马,你不低于400%说得过去吗?
可再高,估计连上面都要出条特别条例,限定唐泽电影的溢价率。
后面留下参与竞价的人不足《心灵捕手》时的五分之一,只有十来个人。
这么点人,价格肯定高不起来。
唐泽也就不打算竞价了。
没人投资才好,他自己赚钱。
反正以他下一部喜剧片的威力,想从溢价上赚钱不太可能了。
毕竟溢价是有极限的。
不可能无限高下去。
投资人是为了赚钱才溢价,不是为了赔钱。
韩叁坪见到没人竞价,就和唐泽随便谈了谈,便回中景了。
唐泽答应了和中景合作三次。
《摄影机不要停!》属于第一次,中景帮助发行。
《心灵捕手》第二次,投资30%。
所以下一部电影就是最后一次了,同样投资30%。
随着一个个人员散场,看着原本应该竞相争抢的唐泽电影,乏人问津。
留在最后处理后续的天泽人员有点想不通。
这不应该啊。
唐总的电影,不是每次都有一堆人竞争吗?
没有答案,天泽人员只好把这归结为了“口红效应”那种特殊现象。
唐泽电影越火,愿意竞价的反而越来越少了。
或许是他们觉得他们不配吧!
但事实是,这些投资人一个个是老银币,想一块去了。
宴会上表达退出压根只为了示弱。
等唐泽坐车离开后。
天泽人员才惊觉,他们老板的车好像被包饺子了。
周边有好几辆车特别显眼。
要么左拥右簇,要么前后夹击,摆明了想跟踪他们老板。
所幸前面是窄路。
那些跟踪者只能被迫跟在后面,或者先往前开道。
天泽人员不知道唐泽有没有发现这个情况,就发短信给了老吴。
实际上,在开车离开前,唐泽就知道了。
不止外面那些,想躲避同行的“跟踪者”。
诸如华宜二王,光羡王苌畑,橙添伍氪玻,小马奔藤李眀这些。
感觉和和唐泽关系好的人,脸皮厚的人。
连自家的车也不坐了,一早就蹭上了唐泽的车。
唐泽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可问题是,他要回天泽啊,与他们这些老总的公司南辕北辙,蹭车的意义何在?
把他们送去境外吗?
唐泽后面还是让几人上车了,否则后面人多了更麻烦,干脆在车上就快刀斩乱麻。
结果明明5人座的桑塔纳,硬是挤了7个人。
唐泽都不知道,这些家伙到底是爱面子多些,还是爱钱多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