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遇到狼群,伤亡惨重(2 / 2)
张桂芳站在最后头,心里满不在乎,一口又一口的吃着肉饼,那叫一个香。
钱老太继续道,“就连李大爷,这几日都把房子修建的事情搁置了,就是村头人瞧见了心里不平衡。”
“咱们家阿,一定是被人惦记得最多的,尽量不出门就不出门,就连孩子也是,关起大门来忙活自己的事情,等这阵子风头过去再说。”
几日过去的,村里的死气也淡去了不少,热闹起来了一些,至少有了孩子们的嬉戏打闹。
男人走了是走了,可生活还是要继续,活着的人还要为活着忙碌。
一切看上去都跟从前一样,却又不一样了。
比如往日里村里空闲的人都爱往李大爷那里跑,看他建院子砌墙砖打磨时光,现在那棵大树下,是一个人影都没有。
又比如,村头的妇人老人,往日里常常到吴家走动,不是聊着家常,就是抱抱欢宁,现在的吴家却冷清极了,除了李大爷一家跟王大爷一家,根本就没有人来了,包括原先一起上山的那几户。
又比如,村里的孩童,往日里最喜欢缠着吴家钱家的孩子把大福带出去玩,耍一耍微风,现在大福走出去村里逛逛,那些妇人们瞧见了,忙拽着自己的孩子跑了,活脱脱看见了阎王。
这让孩子们挫败了不少,一整日下来都闷闷的,连大福都不骑了。
一个个半大小子,一整排的端坐在大门前,双手撑着脸,有一下没一下的叹气,十足的老成模样,看得家里的长辈又是好笑又是心疼。
他们被村里孤立,那不要紧阿。
孩子们正是玩耍的年纪,没有伙伴玩耍怎么行?
孙翠翠看得实在是不忍心,“娘,这么下去如何是好阿?”
都是村里人,你一家我一家的,应该其乐相融才是。
钱老太无奈叹气,脸上的愁色浓浓,跟吴老太商量了一下。
“翠阿,你把家里的面粉,带上一些去村里的那几户人家家里去慰问慰问。”
当时出殡的时候,那几家人没一家通知他们的。
为了什么,自然也能猜到。
无非就是觉得,他们没有念着同村情谊把大福借出去。
“他们是芥蒂着咱们的,说上几句慰问话,旁的一个字都不要说。”
孙翠翠点头应声。
“对了,你再把黄精也带去一些,想来家中的老人也是需要的,都是苦难人阿,能帮持一点是一点吧,”
钱老太挥了挥手,催促她赶紧行动,最后连同吴老大媳妇也一块去了。
吴老大媳妇到底是村长的女儿,那几户人家顾及着这方面光系,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欢宁不乐意了,揪着钱老太的衣服,张嘴啊啊叫着,脑袋小幅度的摇了摇。
依她看,那群人本就没有必要来往了。
大福是他们家的,借,是情分。
不借,是本分。
本来就是那些人贪心,自个送上的性命,怎的还好意思对他们家有意见。
反正有她在,不愁家里没吃的没银子。
实在不行,她就让大福叼着她往深山里边跑,保准带回来许多野味。
保准让那群人眼红死。
钱老太安抚的拍了拍欢宁的后背,愧疚的看向了对面的二老,“亲家,是俺们连累了你们。”
吴老太摇了摇头,“那些读书人都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不是亲家你来了,咱们吴家现在还在吃不饱饭的状态呢。”
“那几户,虽说可怜,可到底也不关咱们的事,当初咱们分他们粮食的时候,可没有一点不舍得,这份恩情不记着也就把了,如今还将怨气怪到了咱们身上。”
“今日之后,若他们不领情,便把了,不知好歹的东西,随他们去吧。”
安慰话让钱老太那心中积压的情绪轻快了不少,闲聊了几句后便抱着欢宁回房间了。
“美仁,你们这是在干啥呢?”
房间内,吴美仁跟吴老三媳妇席地而坐,手中拿着针线来回比划着,瞧见钱老太进来,唤了一声应道,“现在天旱,地里也种不了庄稼,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想着向三嫂学习一下女红,平日里绣绣荷包,绣绣手绢啥的,拿到集市上边去卖,给家里填一些收入。”
钱老太点点头表示赞同,“此法可行,平日里你学东西最快,能够学一些基础也成。”
吴老三媳妇把吴美仁手中的绣布同自己的拿了起来,递到了钱老太跟前对比,“大娘,你悄悄小姑子这手艺,这才跟我学了一个礼拜,都比我绣得要好了。”
那绣布上的花儿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凑近一些,似乎都能闻到花香,放在阳光下,都能够引来蜜蜂采蜜蝴蝶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