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买笔墨纸砚(2 / 2)
秦念哪有那个闲情逸致,而且秦念发现,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孔子孟子,更别提司马迁王羲之了。
也许是当初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劈出了两个天地,或者女娲捏人的时候把捏成的人分成了两波。
一波是秦念所知道的,后来发展成现代社会了。
另一波可能就是现在这个社会。
或许是由于人类的起源是相同的,所以发展是相通的,文明也是相似的。
两个时代同样要求女子遵从三从四德,男子可以三妻四妾。
士农工商的地位不变,但是经商世家的子嗣可以进行科考,手艺人同样也能种地。
文字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形似神也似,所以秦念才能认得字但是不会写。
盛文苑要拉着她聊天,她可以从炎黄二帝聊到新ZG成立,但是这其中没有一件事是盛文苑知道的。
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就算天天看野史杂记,也不可能懂那么多,聊的越多反而破绽越多。
何钟去忙了,如今包房里只剩下秦念和盛文苑两人。
“盛少爷,我懂那点诗也是偶然,实际我连字都不认识。”
“你怎么又叫我盛少爷,说了叫我阿苑就行。”
“不好意思,我口误了,阿苑。”
“那你就不考虑识字认字吗?”
秦念一听有道理,不仅她要学,李湘和左玲最好也一起学。
于是秦念让盛文苑带她去书店买些识字用的书,不用多复杂,能启蒙就行。
盛文苑从小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说实话,科举都不是他的理想,他只想把书上的知识都塞到脑子里。
秦念觉得他就是后世所说的书呆子,不过这个书呆子脑子挺灵活罢了。
盛文苑给他选了两本书,《仁德》和《育德》,秦念看名字都知道里面是讲什么的,不过无所谓,能学识字写字就行。
家里还有两个完全不识字,没有一点文化基础的姐妹,还有,秦念觉得也不能忘了两个孩子,索性一起学了。
于是盛文苑又推荐了《和则》和《圣人言》,秦念看的两眼冒圈圈。
又挑了一些便宜的笔墨纸砚,总的算下来一共花了九两银子,秦念完全没想到文化用品这么贵,她突然觉得当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挺好的。
先不说书要不要经常买,笔墨纸砚总有用完的时候,科举之路就是个无底洞。
秦念咬着牙掏了九两银子,顿时变成穷光蛋了。
盛文苑体会不到这种人间疾苦,还在小声念叨秦念买的纸不好,要用花宣纸,墨最好用廊州许墨,秦念听着就知道这两种是好东西,自己肯定是买不起的,就随他念叨了。
买完了这些,蹭了盛文苑一顿饭,秦念告辞回家。
盛文苑颇有些遗憾,不过知道她三日后还会过来,到时候再见面也行。
回家的路上秦念还在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农家孩子能识字就不错了,哪能用得起盛文苑所说的廊州许墨。
离天京千里之外的洛城都如此繁华,身为国都的天京又是何等的模样。
贫穷再一次限制了秦念的想象力,她想总有一天要去天京看一看,再繁华还能强过B京城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