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记者真的不是你找来的吗(1 / 2)
周久安十分耐心地等她接完电话才开口,嗓音很沉。
“现在可以解释了吗?”
幼宜想了想说:“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的话,改天可以吗?”
有些事情她已经很久没去回忆了,需要好好理一下。
“理由。”周久安冷冰冰的。
“今天我有别的事。”
她今天总得见一面季晏礼才行,不为别的,她至少得知道季父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那个医生到底能不能做手术,还有季氏集团目前的处境怎么样。
这几个月来季晏礼也偶尔会打来电话,但更多的是寒暄,对于危机,对于季家的事他始终只字不提,可幼宜能感觉的到他的举步维艰,在通电话时他常常顾左右而言他、还有他的强颜欢笑,她不是听不出来。
她很担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许多事情都只是表面风光,房门一关,个中愁苦滋味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季家跟许家一样,都算是千禧年后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企业,但不同的是,幼宜的父亲属于弃艺从商,白手起家,究其根本,许家属于新时代的产物。
而季家的祖上则是历代从商,各行各业都差不多牵涉过,往上追溯数代也是出了名的商贾世家,家谱上总能在各个时期拎出一两个在当地叫得上名字的人物。
季家的家业是一代一代祖祖辈辈辛苦攒下来的,直到兵荒马乱之时,季家的祖上已经成了当地经营粮仓和航运的最大商家,就算现在去翻查地方史册,也还能查到寥寥几笔。
有记录当时季家的家主在旱灾无粮时期为灾民开仓赈粮足足七天七夜,还有抗战时期花大价钱支援当地军阀军火枪支的记载。
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季家的风光也收敛了许多,主要以地皮为生,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地主,就这样,季家的商贾历史也是跟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一同起起伏伏。
一晃眼到了新中国成立,季家的灾难便也来了,一场浩劫差点直接断了季家的命脉。
幼宜没经历过那个时期,她所知道有关那时候的一切都是从历史课上得来的,这么多年过去,唯有的印象是小时候季晏礼会跟幼宜讲述那个时代季家的命运多舛,当然,他也是听自己父亲偶然说起的。
经历那场浩劫后,季家就此沉寂没落,销声匿迹。
但有根基的企业总有苏醒的时候,季家也注定了世代与商业为伍,虽说历经浩劫,但世代总会积累人脉,甚至骨子里早就浸润了商贾的血液。
季晏礼的爷爷从来都不是缩头乌龟,利用新中国的商机终究还是将季家重新推上了市场的舞台,季家举家搬迁A市,并更名为“季氏集团”,千禧年后季爷爷去世,季远接任,将旗下产业由最初的房产到如今的多产业链发展,一直以来顺风顺水。
相比之下许家就要单薄许多,而许家之所以能与季家交好,也是因为许家与季家产业链不重复,在商场上不存在利益纠葛,正是因为没有利益倾轧,幼宜的父亲许如清和季远才相交甚好,而季晏礼的母亲更是一直把幼宜当成亲生女儿看待。
季家风头鼎盛的时候,季远每一次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地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大谈他的成功之道,表面上他对独子季晏礼似乎没有特别的要求,常常为爱子一掷千金,可等季晏礼留学归来后,再面对媒体采访时,更多的是在讲他的儿子,身为季氏集团副总裁的季晏礼,他希望他的儿子能继续挑起季家的重担。
现在,季家有了危机,季远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作为独子的季晏礼自然而然首当其冲。
可幼宜明白,季氏集团的股东们哪个不是在虎视眈眈地盯着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否则季远怎么会那么早就开始培养季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