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开战(1 / 2)
所谓雁门关外三百里大漠,实际上自雁门关到仓山口不过一百六十余里的距离,而三百里只是说其东西距离。
仓山口是大漠与草原的分界线,大漠正北方向连绵丘壑地势难行,唯有仓山山口一带可以共大规模队伍通过,除此之外便是大漠东西两侧各有通路可以进入大漠腹地。
杨宁的主军寨就设立在仓山的南山山腰之处,实际控制仓山之后,杨宁将仓山口两侧临时加固了数十座箭塔军营,依靠拒马构筑成了一道临时防线。
为了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杨宁将后方军寨中的军备物资全部运往了新建起的九座营寨,凉州军是大燕的门户,对于凉州军的军备朝廷向来是不会吝惜。
三月九日,仓山一线的九座军寨中已经集结了近四万的凉州军,可以说凉州军主力几乎是倾巢而出。
兵书有云,善战者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可为将者,不让寸土之地亦是常事,当天夜里,齐湛英和杨宁在仓山军寨中相见。
此时的齐湛英一身尘灰,三日时间领两万人带齐军资出关,这可不是带小队骑兵侦查那般简单的事儿。
两万人的队伍配上辎重队带齐军资出关,这样的速度可见一斑。
“嗯,想来打这一仗我们的物资储备是够了,只是到时候转运重伤员不太方便。”
营寨里,齐湛英和杨宁刚刚统计完眼下手头上的物资储备,“我便先让辎重队回去了,辎重队留下一旦战事不利需要后撤,他们留下是个大麻烦。”
齐湛英盯着营帐中的沙盘,头脑中不断模拟着有可能发生的战况。
杨宁点了点头,“留下他们也无济于事,这一战我们只求能力挫月泽前锋,之后恐怕还是要退回雁门关一带等待朝廷来援。”
几日前齐湛英便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火速入京传递信息,对于这一战的打法,杨宁和齐湛英的意见目前一致,那便是主力固守营寨,骑兵进行野战袭扰。
根据最新传回的情报,如今在图兰江畔停留的月泽军队已经大约有四十万之巨,如此大的规模其一天的后勤消耗是非常惊人的。
这样的情况会迫使月泽人尽快行动,杨宁和齐湛英都感觉得到,一场狂风骤雨就在眼前。
以四万人的军队迎击十倍与己的敌人,这样的事放在谁的身上都感觉是以卵击石,可眼下的这只军队可是大燕凉州军。
账外,传信兵急匆匆的跑进了营帐之中。
“报,上将军,将军,最新军情,哨塔已经发现月泽军队开始向山口移动!”
还在研究沙盘的杨宁和齐湛英齐齐抬头,两人相视一眼迅速跑向帐外。
片刻后,两人气喘吁吁的来到仓山山顶之上的了望哨塔,远远眺望而去,夜色之中,极远的地平线上,一片明晃晃的火光照红了半边天,这是无尽的火把所构造出的火海。
“夜晚行军,按照这个距离恐怕明天早上月泽的前军就能到咱们前面五十里处。”杨宁的脸色沉重,这还是他第一次面对这样宏大的战争。
“是了,这些月泽人点燃火把是在向我们炫耀他们的实力,照这样的行军速度,恐怕从明天下午开始咱们就要和月泽前军交手了,山脊两侧的埋伏和陷阱都布置好了么?”
杨宁点点头,“都布置好了,只要他们敢来,比让他们有去无回。”
“这第一战,必须打的漂漂亮亮!”
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随着月泽军的开拔,在仓山一代的凉州军开始全面调度起来。
八千前军皆备马可不是一句空话,凉州骑兵是为数不多能够有资格正面迎战月泽草原骑兵的军队,月泽骑军少重甲,多游骑,所以月泽骑兵在面对防具森严的凉州军骑兵时,往往在正面作战上占不到一点优势。
八千前军,光是重甲骑兵都有两千余,其余六千也全部都是半甲骑兵,没有完全无护甲的队伍。
夜色之下,郭玄领着两千重骑兵已经等待在了山道口的上坡处,由于之前作战勇武,郭玄此时已经被破例提拔为前军副将军。
重甲的重量实在太重,所以平日行军途中无论是军马还是士卒都不会选择将重甲穿在身上,相应的会有专门的马车队替他们将铠甲拉到指定的位置。
在山道口的两侧山坡上,四千轻骑整装待发,负责殿后的是一万凉州军后军。
面临着来势汹汹的月泽军,杨宁的战法很简单,借助有利地形一次将其打退,仓山的山道口类似于一个扇状平面铺设开来,这是被水流冲刷过的痕迹,从这里不难看出或许很久之前这片土地也是风调雨顺,水分充足。
月泽大军如果想要突破仓山进入大漠,那么仓山道口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地方,如今的山道口正北方只能看到郭玄所带领的两千重甲铁骑,而在山南麓才是埋伏起来的四千轻骑兵。
所有的士兵陆续到位,东方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经过一夜的调整布置,所有人到达了原先预设好的位置。
映着光亮看去,远处大地之上,月泽的军队已经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