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贺年(1 / 2)
看着顾玉尘独自出神,李淳安拍了拍顾玉尘的肩,“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就是觉得自己好像帮不上什么忙。”
“来的时候你不是跟我说今天还要去书院拜访宁先生吗,这里的事情的确也不是你的职权范围之内,这样,我也不急着回宫,不如就先和你去书院走一趟。”
“嗯。”顾玉尘点点头,原定他今日确实是打算要去拜访宁先生。
上次诗会后,李宁昭特意嘱咐他要和宁先生打好关系,想必这样的话李宁昭也嘱咐过李淳安。
要说宁知闲宁先生的传奇故事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要说最出名的还是他为了一名女子谢绝李宁昭所赐的官职,只领了状元头衔便告辞离京。
当年宁知闲在京城中名声并不显赫,众人只知道他是荆州而来的士子,当年考进士时他在临安还是帮人写信度日,相传是一夜老院长渭河泛舟,见一落魄青年岸边放浪形骸,饮酒吟诗。
陈老院长一时兴趣所致,命人将船靠岸仔细听去,越听越是惊异,年轻人所念的诗没有一首是他听过的,却是每一首都堪称绝世文辞,陈老院长上前询问年轻人,年轻人只说是自己酒后胡言随心所作,随口而出,让老院长不要怪罪。
老院长动了爱才之心,特地引年轻人进了书院,再之后半年的时间里,年轻人的才能在书院里得到了一众前辈的认可,甚至有些书院前辈都想将自家女儿嫁与他,当年书院便是有人传得宁知闲为婿胜得黄金万两。
只可惜不知道为何宁知闲却是一一拒绝。
直到殿试,宁知闲意气风发,文科武科双科科考,揭榜时,人们惊奇的发现文武状元竟是同一个名字。
等到搬旨的人前来,人们才接受了文武状元竟然是一人的现实。
可随着皇榜一同送到书院的还有一封来自荆州的信,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宁知闲在离开荆州进京科考之前就已经在家娶妻,而如今妻子已经为他产下一女,生命垂危。
宁知闲跟着内官入了宫,李宁昭问他想要什么,他只说想要上好的医官数人,快马数匹,星夜回家。
李宁昭问明缘由后也不耽搁,当即派了人随着宁知闲回荆州,之后这位文武状元再也没有出现在临安人的视线之中,直到陈老院长病重,昔日的文武状元带着一名幼女重回临安。
之后的时日里书院多了一位教书先生,学生们多了一个活泼伶俐小师妹。
关于宁知闲的大才实际上当今天下可能只有李宁昭一人清楚,可宁知闲只说答应过陈老院长照看好书院,并不愿意入朝为官,李宁昭也不好强行留他。
书院门前,顾玉尘拿出宁知闲的手书,书院弟子查看后很快便领着他们前往宁知闲的住处。
顾玉尘并不知道宁知闲平日的人际社交,所以没有贸然在初九前上门拜访,而是昨日才来递了拜帖。
在书院深处绕过碑林的一处幽静院落里,顾玉尘和李淳安见到了正在独自斟茶的宁知闲。
小院四周假山林立,一株白梅与一株红梅遥相对应,院中的积雪并未洒扫,只是将石桌周围清理出来。能在这临安城里有这么一间幽静小院也当真是不容易。
“见过宁先生。”顾玉尘和李淳安一同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