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倒马人(三)(1 / 2)
京东郡,潼关外。
在龙吟山的眼中,两万余黄龙轻骑与五千重明禁军的重甲骑军,虽在数量上有优势,速度上的优势则是更大,可一旦冲锋停止后意味着什么,他的心里很清楚。
又是一阵对撞,当前排勇于牺牲的重骑兵倒下后,黄龙骑战马的速度明显减缓了下来。
当轻骑与重骑相撞在一起的时候,小皇帝曹江的心明显被那种惨烈的状况吓到了,大部分的轻骑兵并不是被重甲骑兵斩杀,而是被后头的战友的马和枪给捅死的!
运气好的,能舍身换下一骑,可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运气不好的那种。
怪不得这么多人宁可去当一个步兵,也不愿意去当骑兵了。
被一刀捅死,最起码还能保住一个全尸,要是被马儿踩死或是撞死,那可是真的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保存不下来。
两万余骑深陷大堆人和马的尸体,并不能依仗着速度的优势将他们杀个通透。
看来事情远没有龙吟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那可是用白花花的银子堆出来的重骑啊!
若是没有健壮的大马和精心的养护,又怎能养出如此强悍的重甲骑兵?
除了当年随孝武帝曹坤和先皇曹铁征战的建康老卒,剩下的便是泰安的这二十年来,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安插进来混资历的膏粱子弟。
这些稍显稚嫩的膏粱子弟虽然远远比不上章三甲手底下常年征战的玄甲铁骑,可毕竟也是人马皆覆甲的真正的铁骑啊!
若是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公公有骨气一些,换上了这身装备也照样可以碾压轻骑,更何况是正儿八经的爷们?
装备上的优势远远胜过了作战的经验,更何况,龙吟山最缺少的,便是与重骑作战的经验。
光是这一次冲锋,龙吟山便至少损失了五千骑,而敌军伤亡还不到两千。
更令龙吟山没想到的是,銮驾周围竟然有一群主动跳下马的重骑兵,之所以不上马,是为了保持队形,以便随时可以替换同伴的位置。
一身男装的她脸上也染了血,风采不减当年!
然而龙吟山的身后,还有一万五千并未怎么折损的重甲铁骑在身后紧追不舍。
看样子,只剩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了。
前面是盾,后面是锤,若是躲开自然是简单,可若是带着两万人就这么灰溜溜的逃跑了,要龙吟山的脸面往哪里搁?
若是战,并不一定见得能赢。
轻骑兵对上枪阵,唯有牺牲前面一排的骑兵,才能强行突破,自己算是碰上了一个非常难啃的硬茬。
若是退,也不见得能守得住。
枫林渡这个地方并无险关坚城可守,唯一的营寨也已经被自己踏破,守住渡口谈何容易?
若是迂回,马力毕竟是有限的。
此刻的龙吟山,面对着脑力、马力和时间的三重挑战。
到底该如何抉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
龙吟山用征袍擦了擦脸上的污血,抖了抖热血还未凉透的枪尖,眼中充满了不甘心!
权衡利弊之下,两害相较取其轻。
比起个人的荣辱来说,战友们的生命显然要珍贵得太多,太多,人要是没了,他龙吟山可就彻底在军中失去了话语权,但只要人还活着,大不了再重新找个机会卷土重来。
可正当他准备挥手下令撤退的时候,远处却传来了一句十分熟悉的声音,这声音十分熟悉,几乎要盖过一万五千重甲骑兵驰骋沙场的声音。
“他娘的,老子又来晚了!”
远处烟尘四起,这话一说完,那人不由自主地低头吐了口唾沫。
这德性,这声音,这种毫无顾忌,乱打乱冲乱杀的莽劲,摆明了就是鹿爷爷来了。
龙吟山的眼中似乎又出现了一丝光明,他扯了扯嗓子,发出了一声龙吟。
“全军列阵!”
一声闷响在空气中震动。
眼见龙吟山青筋暴起,身形变得壮实了许多,上衣也被撑得破烂不堪。
龙吟山之所以被称为龙吟山,想来便是由于龙吟山在使出全力时的这一声龙吟。
黄龙骑之所以能以其锐而闻名天下,便是由于这个类似风筝的锥形阵。
以龙吟山为锥头,全军紧随其后,龙吟山倒下后面的再顶替龙吟山的位置,层层递进,层层突破,无往不利。
轻骑兵之所以打不过重骑兵,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轻骑兵只能在重骑兵的甲胄上划出一点火星,并不能够像龙吟山一样一枪洞穿敌军的心脏。
而面对人马皆无甲的黄龙骑,哪怕是隔三差五才到军营点一次卯的花花公子,也能够挥动手中的铁枪,轻而易举地将迎面而来的黄龙骑给刺穿,捣烂。
面对重骑,枪不如棍。
龙吟山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
与其杀掉敌人,不如将敌人捅于马下,此战的目的是金銮驾,只要使敌军退却,则自己便可以直捣黄龙,一战功成!
“全军调转枪头,枪尖朝后!两骑三骑为一组,冲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