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2 / 2)
“师兄,我们没办法直接干涉企业产品自主权。”陈局长接着道:“上面的意见是先行先试,不推广就没有检验改进的机会。仅仅这些理由,没有实据,我说服不了上面。”
冯国强理解地道:“的确如此。有没有可能采用两种车型,一种用广通的高倍率纳米电池,另一种用普通的磷酸铁锂?哪怕磷铁电池数量少一些也可以。”
两种车型的方案更加谨慎,不管白猫黑猫,运行一段时间后谁最符合实际,最后就用谁。海城已经向上面汇报了600辆的推广计划,虽然没有明确电池选型,但要广通汽车开发两套技术方案,未免强人所难,而且时间上也不一定来得及。一套技术方案就意味着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海城市有些骑虎难下了。
冯国强向陈局长推荐了绿神和古力两家电池厂,他们都有匹配公交的成熟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只需要进行适应性匹配,短时间内就可以上线。
这令陈局长有些心动,他本身是化学专业的,对纳米电池并没有多大信心,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如果说服上面采用两套方案在半年内先行先试,并不会耽误全年的推广任务。想到这里,陈局长问道:“如果采用纳米电池方案,你们的充电设施可以支撑吗?”
“对,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问题了,目前我们还没有开发超大功率的充电设备。如果用纳米电池方案,的确广通的设备更为合适。”
冯国强的回答虽然听起来很客观,而且很真诚,但反驳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陈局长没有纠结于此,在他看来,这个表态代表着普华的不满。姜驿自然清楚,按照他对冯国强的了解,冯国强已经有放弃海城项目的准备了。
“但是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争取在1-2个站点内上线大功率充电设备。”
回到海城项目组办公地,冯国强和姜驿关起了会议室的门。从两人凝重的神色中,大家猜出来与广通汽车的交流并不顺利,心底里都有几分紧张。
海城项目关系到项目组成员的未来发展,姜驿问道:“冯总,如果海城决定采用纳米方案,我们真的放弃吗?”
冯国强道:“按照单站车辆规模,项目不会盈利,投资评审会很难通过。”
“如果提高充电服务费价格呢?”
“思路可行,海城公交公司无所谓,还是取决于政府对定价的意见。”
“冯总,渔城定价有进展吗?”
“发改委终于出面了,他们觉得充电是暴利,要求我们拿出定价依据,杜锋在牵头做材料。”
自从杜锋竞聘失败后,两人一个多月来没有通过一次话,渔城项目的进展对姜驿来说渐渐地成为了一个盲盒。这段时间,姜驿感到心底失落很多。
在离开海城前,冯国强下了指示:“小姜,跟工信和公交继续保持紧密联系,我们可以不积极,但是信息要掌握充分。我们一颗红心、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