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竞聘(三)(1 / 2)
第76章 竞聘(三)
姜驿反对得有理有据,观点更具指导意义,而且给出了解决方案,丁灿奇虽有心反驳,但一时也找不到姜驿话中的漏洞。
杜锋道:“我赞成姜驿的意见,在他的基础上我再补充一下,我建议不采用投票方式确定标准,而是因素计点法,我们每人列出五项评价标准,然后将出现次数最多的前三个直接确定为评价标准。这样操作优化了民主讨论程序。大家觉得呢?”
“同意。”
“同意。”
“同意。”
三声同意之后,丁灿奇再次没有附和大家的意见,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到他的身上。
丁灿奇感受到压力,他想了想说:“既然大家都认同,我也从大局角度同意。但是我将放弃投票,投票只在你们之间进行,我尊重大家的结果。最终的总结发言由我进行如何,这个要求应该不影响进程吧?”
四人彼此对望了一眼,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有了推举候选人的办法,操作起来就顺利多了,不过数分钟之间便确定了评价标准。在评价阶段又遇到了一点困难,比如出现了杜锋和高伟票数相同的情形,经再次商讨,以无记名打分的形式开展评价。分数放大了差异,20分钟后结果出来了。
丁灿奇默默地记录了推举的全过程,他将进行总结发言。
“尊敬的各位评委,我们小组提前完成了任务,经一致决定,由我向评委会汇报推举过程。在完成任务中,我们遇到了……问题,采用了……方法,克服了……困难……最终,我们达成一致意见:推选杜锋为海城项目副经理人选。汇报完毕!”
“好的。”陶启航见评委没有发言的意思,起身道:“辛苦大家了,本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束,请大家退场吧。注意,桌子上的东西不能带走。”
“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很新颖,不错,有意义!”邓鹏对陶启航的工作表示了肯定。陶启航谦虚地道:“请领导对各位竞聘人的讨论表现做个评价吧。”
几位评委都是首次经历无领导小组选聘方式,纷纷发言表达自己对竞聘者的看法。
“高伟呢第一个开场破冰,有首功,不过后面表现一般。杜锋、姜驿展现出达成目标的建设性意见,赵兴宇表现得中规中矩。丁灿奇和他们相比就显得有些故意出风头。”
“丁灿奇展现出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是值得肯定的,在辅助配合上他还是不错的。”
“从思维分析能力来看,姜驿表现得更加优秀,他毕竟是京南大学的研究生,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全面。”
“杜锋虽然是本科,也是211排名靠前的大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足以应对日常工作,给他多历练几年,经验再丰富些,足以担当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