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债多不愁(2 / 2)
第二天从另一条道下山,因为黎漫要采桐果,捡了桐果,看到地上有新掉下来的树枝,黎漫干脆也收集起来,弄了一小捆背回家。
刚进屋,电话便响了起来,黎追去接:“我是黎追。”
“黎追啊,是我,老苏。”
苏老师?
黎追赶紧问:“苏老师你在哪?出什么事了?”
“你们的项目,我帮得差不多了,就回城了,有别的村寨也要搞项目,我得去瞧瞧。怕你俩掉眼泪,就没跟你们讲……”
苏老师絮叨了好久,最后交待黎追,遇到什么不懂的,一定要找他,“我把你当半子的,古藤寨也是我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咱们爷俩一定要将它搞活了!”
“苏老师,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再给我一年时间,我一定交出满意的答卷!”
“好小子,我信你!”
苏老师去年年底带着助手小梁驻村,在黎家一呆就是半年,他们每天同进同出,在内心里已经将他们视为这个寨子的一份子了,如今他们突然离去,连吃一顿饭好好道个别的机会都不给,想想就有些难受。
桑姆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长有短,有些你认为可以跟你走一辈子,可能没两天就走散了,而缘分深的人,就算短暂走散了,最后都会再碰到的,你们书上不是说了吗?地球是个村,既然大家都住同一个村子,那遇上是早晚的事。”
张祝笑嘻嘻插嘴:“缘分什么缘分啊,人家苏老师不是说了吗?我们古藤寨的项目是他的第一个落地项目,是他的‘大儿子’是他的心血,他就是不记得我们这群人,总不会不管他那些‘儿子’的,黎追你就是矫情!走了!晚上来家里吃烤兔啊!”
黎追可不是矫情,他就是,还没有习惯离别而已,不过也是,他和苏老师之间还有这些茶树这些草果的联系呢,以后少不得还得碰面,可能过两天,他就得带其他村的人来寨子里参观茶场和参地呢,他这可是个现成的实验基地,对于村里人来说,老师说一万句,都不如到实地看上一眼。
只要古藤寨的项目有了成效,古藤寨就会成为这个镇的符号,甚至是这个县,这个市的符号!
晚上十点,在顿珠家吃完烤肉,黎家兄妹散步回家。
月光如水,洒在他们头顶,路边,耳边只有零星几声虫叫,整个氛围有一种静谧的美好。
“我们村好安静。”
“是啊,好安静。”
黎追抬眼望,才十点钟,已经看不到任何灯火了,不像佛山和中山,十点钟,工业区的工人们刚刚下班,宵夜摊陆续来了顾客,珠三角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古藤寨啊,也安静得太久了,是时候热闹起来了。”
兄妹俩放轻了脚步进屋,黎追挑了本书正想看一会再睡,厅里的电话这时突兀地响了起来。
都这么晚了,谁还会打电话过来?莫不是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