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问世(2 / 2)
岚郡主还说,穆静芙在宫中生下一个皇子,今年三岁,生得极好,是个难得一见的漂亮娃娃,肤如白瓷,眸若清泉,五官精致极富英气,罕见的郭敏聪慧,就是有个怪病,不笑不哭不爱说话,脾气极差从不与人亲近,谁若是碰他,他就打谁,酷爱干净只穿白锦袍,人儿小却出奇的从容清冷,与旁的孩童不一样,平日里竟沉着得如老僧入定一般,都说天上的神仙偶尔下凡历练,都是投生到盛世帝王家,这六皇子八成也是这么来的,不知是掌管哪方冰雪的神仙也说不定。
白赫云精通医术,孩童如此定不正常,心下生疑怕小皇子是有什么病或是遭人害了,忍不住又多问了几句。
岚郡主又提起小皇子满岁抓周时的事,那日桌上物事应有尽有,连玉玺都给他摆上了,他却什么都不抓,官家看着着急,就差人叫来了老天师的亲传弟子,司天监的程监正,让其帮忙测算一番。程监正一掐算,便说此子不得了,能定家国天下,但有一事是个忌讳,这孩子降生之时天有异象,红鸾芒转,斜映将星,虽然书中未有记载,不知何意,但他必然有命定的伴侣,旁人不可横加阻碍,免生祸端,顺之应之即可。官家这才安下心来,坦言只要能平安喜乐,安邦定国,姻缘不算忌讳,由着他便是,又问程监正,为何小皇子不抓周,程监正只道小殿下命中圣耀星现,虽是尊贵显赫权势滔天,却是个不滞一物的冷淡性情,有股子高处不胜寒的执拗,唯有心上那人可动其心神。
之后她们又说了一些去陪太后聊天时听来的七七八八的后宫纷争,别的白赫云听听就算了,其中还有很多穆静芙和六皇子的事。
静惜宫本是官家生母生前所住的宫殿,自官家十二岁得封睿王出宫立府后,就成了一处荒殿,只有几个念主的旧仆居于此处洒扫归置。官家回宫登基为帝时,尚未大婚,没有皇后,带进宫来的就只有穆静芙一个侧妃,在穆静芙住进静惜宫后,这处宫殿才恢复了往日的活气,不知官家是怀念生母,对此处另眼相待,还是因穆静芙入宫时就怀有皇嗣,总之是什么最好的、最新鲜的,都是可着静惜宫先,之后才是别处。官家还明旨任何人不得打扰静贵妃,谁要敢与静惜宫为难心生怠慢,绝不轻饶。
后来官家大婚,又充盈了后宫,穆静芙不知何故没能保住皇嗣,小产了,可官家之前的旨意和立下的规矩,却未曾改变分毫,静惜宫依旧享有远超皇后的用度规制。皇后虽然刁蛮霸道,又身为六宫之主,有权惩治宫妃,但也拿静贵妃一点办法都没有。
静贵妃失去腹中胎儿后,终日闭门不出,郁郁寡欢日渐消瘦,吃斋念佛谁也不见,竟连娘家人也不见,不仅不见,还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决绝架势,是何缘故无人知晓。官家叫太医为她诊治过几次,也不见成效。
一年之后,静贵妃再次怀上皇嗣,皇后早就对其心怀愤恨,自己又不得官家待见怀不上皇嗣,静贵妃这一怀,更是激得她恶从胆边生,随后就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那夜,就在静惜宫围墙外的墙根底下,官家令禁军侍卫杀了数十宫人,第二日早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皇后企图毒杀宫妃,戕害皇嗣的事公之于众,皇后胡氏的一族老小也受其牵连,被夺权流放了。
由于皇后下毒手时,被官家当场撞见,她未及得逞,故此六皇子才得以幸存,好不容易降生了。此后官家下令封闭静惜宫,除静惜宫中之人以外,任何人不得擅入,违者人头落地,那座宫,便成了个生人勿进的阴森是非之地。
不知为何,皇后犯下如此泼天罪行,却只是被官家禁足半年,并未废后,引得众多直臣上表,官家也未作解释,只是将此事压下不提了。
如今皇后还是皇后,依旧风光。她见官家没把她怎么样,又越发得意起来,竟然借着自己膝下无子为由,端上嫡母架子,打起了六皇子的主意,其他皇子的母妃都是背景雄厚,只有静贵妃的娘家无权无势好欺负,介于官家旨意,她并不敢再对静贵妃做什么,却想抢走年幼的六皇子自己抚养,官家不允,还当众斥责她厚颜无耻,最终小皇子还是留在了静贵妃宫中养育。
白赫云听得十分揪心,但得知如今穆静芙在宫里没被苛待,悬心渐安,待日后再亲自去瞧个仔细。
她深知穆静芙并非薄情之人,反而是个重情义,又宁折不弯的性子,只是她想不明白,这怎么北边一打仗,她出了一回征,一扭脸,皇帝也换人了,好姐妹也换夫君了,连孩子都三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