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悠远的故事(1 / 2)
冀州人有个习俗,在第二个冬月的望月日,无论外面有多冷,都会出门夜游。
这一日的晚上,官府和富贵人家会在冀州城最大的街上挂满各色漂亮的灯笼,所有的人都会出来观赏灯笼还有品尝各色吃食。
在大街的最北边,有冀州城数得着的几个大灯笼之一,黎族的族灯。
这是一座由九个小灯笼组合而成的,前后、左右各九丈,在结尾都能看见这个庞大的灯笼,在身前观看的人就更多了。
巨大的灯笼下,人群摩肩接踵,每个人都希望能靠近一点这个大灯笼,不仅仅能感觉到身体上带来的温暖,还有心理上的安宁。
每年黎族的灯笼可能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观赏人最多的。
底层的贫农百姓就在下面人挤人,忍受着推搡的和浑浊的空气。
而那些有身份的人,富贵的人则早有人占好了位置,十分靠近大灯笼,就在跟前有围着一圈儿的临时毡包,那里面就是富人们占好的位置。
这些毡包里面十分的温暖,而且是相互连接的,其内有一条长长的甬道,可以通往每一个毡包。
有黎族的仆从端着瓜果、茶水来回穿梭,时不时来毡包前问一句。
“老爷、夫人,需要填茶么?”
毡包里坐着的青年老爷,拢了拢衣袖:“放下吧,再去拿些匏瓜来。”
那仆从应了一声,便快速地转身离去了。
青年老爷身边还有个穿狐裘的夫人,依偎在青年姥爷身侧。
“这里的匏瓜不知道他们如何保存的,居然能在这样的寒冷天气下,如此新鲜。”
旁边侍立的三个仆人打扮的汉子,其中有个说道:“飞云大姐,他们在九黎族在族内有专门的大型毡包,里面温暖如春夏,种满了各种瓜果、菜蔬,所以于他们而言,这些东西并不算太珍贵。”
这一行五人,正是陆钊他们五个。
陆钊来冀州城已经有个几天了,但是他一直没有动作,就待在张三李四那座宅子里。
白天就在各处画来画去,张三李四不认识,陆钊画的是什么,他们着急甲木的处境,但是又不敢打断陆钊正在做的事。
晚上陆钊则坐在露天的院中,对着漫天的星辰占卜。
这样的就一待好了几天,直到今天晚上,陆钊才让吴六带着出来看灯笼会。
吴六匆匆忙忙地张罗起了灯笼会的事宜,从一个落魄富商那里弄来了一张毡包的位置,这才有了他们主仆五人出现在此的前因。
陆钊看着那座大灯笼,问道:“你们在这里待了两三年,之前的时候,有没有前来看过这个大灯笼?可有什么异常,今年与往年相比。”
吴六答道:“陆老大,这个灯笼,我跟木哥都来看过,今年与往年并没有什么区别,还是那个灯笼。但是有一件事十分的诡异,我曾经入梦到这些来过这里的富贵人家,他们都会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做同一个梦。”
陆钊的嘴角微翘起:“果然是这样,老六,你且仔细说一说,不要遗留任何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