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139章 选送贡士

第139章 选送贡士(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天界淘宝店  一品赘婿  妖娆魔帝独宠天命妻  重生后被墨总叼回了家  诸天远征  借命  拒绝内卷:我的宝可梦太努力  斗罗:开局福星七百连败,收菜  红尘思语  生肖觉醒:开局九大凶兽 

第140章 选送贡士

蓟县,古为蓟国,为幽州州治所在。

开皇七年(587年)三月二十日,早早接到通知的李纲、刘方领了总管府、刺史府以及蓟县县衙大小官吏,尽数在城外迎接新到任的幽州总管。

时值午后,暖阳高悬,由于蓟县地理位置偏北,即使是春夏之交,也没有一丝酷热之意。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的时候,三千骑卒率先开道而来。

他们着甲执仗,在太阳底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随风飘扬的崔字旗,更是鲜艳如血。

哪怕明知道这是新任总管麾下亲骑,但见他们直向自己奔涌而来,离得近了,仍未缓速,还是有许多官吏骇得面色惨白。

随着张武一声令下,三千骑卒分为两股,各往左右,饶过了场中的一众官吏。

但骑卒掠过,带起的疾风还是吹乱了官吏们的衣冠,飞扬的尘土更是让他们狼狈不堪。

李纲与刘方对视一眼,二人都清楚这是崔澈要给幽州官吏来个下马威。

漫天尘埃中,崔澈的车驾缓缓驶来。

当马车停靠在众人身前,尘埃已经全部落下,崔澈掀开门帘,面容不见喜怒。

他走下马车,幽州官吏们尽皆躬身行礼,崔澈只是淡淡道:

“有劳诸位远迎。”

这冷淡的态度与在青州时的亲和截然不同。

《素书》云:‘怒而无威者犯。’

崔澈凭借青州官吏的头颅,以及扳倒燕荣这两件事,为自己在当地士民心中立下威望,这才能为政以宽。

如今他在幽州威信未立,若是太过宽和,定会被人轻慢。

或许放纵官吏,事后再翻脸严惩,也是一种立威的途经,但相较于此,崔澈更愿意去借胡人的头颅。

幽州地处边陲,不同于青州,百姓拥护的是能够保境安民的总管。

在李纲、刘方等人的引见下,崔澈一一同上前通名的官员们颔首,与定州官吏多数姓崔的情况相同,这群幽州本地官员们也大多冠以卢姓。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若不是近些年朝廷选士开始注重官员的才能,而非过往九品中正制一般只看门第,恐怕这幽州重要官职,得是清一色的姓卢。

由于隋朝不设中正,延续三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已然被废弃。

取而代之的,是今年正月,杨坚下令各州刺史每年向朝廷举荐三名士人,入京试举,应考秀才,即为科举制度。

如今北方共有211州,仅河北就被细分为五十二州,全国每年进京应试的贡士高达633人。

只是九品中正制下,寒门好歹还能捞到个下品。

到了如今这科举制,一个州每年也才三个名额,大批士人都得排着队等候进京的机会,又哪有寒门学子掺和的份。

除非是才德出众,名声又为刺史所知,否则寒门中人怎么可能拿得到当地刺史的推荐。

杨坚夫妇最是看重血统,连庶出的孙子都看不上眼,视如猪狗,又何况于民间寒门。

他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并非是为了所谓公平,仅仅只是为了改变士族无论贤愚,皆可出仕的现象,以才学在士族之中取士。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大唐虎贲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伐晋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