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秦海的商业版图(2 / 2)
但凡来的客人,都会赠送一天使用的各种小样,只要尝试过体会到其中妙处的客人,临走的时候那可是十几份十几份的买。
其中还包括了肥皂厂特制的各种迷迭香型香皂,买回去让家里的姨太太洗澡的时候用一用,皮肤光滑如玉不说,透出来的那股子让人躁动的香味就足够让人着迷。
雀舌楼的连锁也顺利开出了五家,分别位于京师各个繁荣区域,经营模式与雀舌楼一样,前面茶楼后面小戏楼,照样喝茶免费看戏,只要开一家店,毫无疑问的就能爆火。
纳兰婉晴经过大半年的历练,整个人都变了,在外人看来,她现在在曲艺界可是新秀名人,一个德艺社就差点干翻了京师所有戏楼,再加上茶楼里的小戏楼,婉晴的手上可是捏着不少人的命脉,想去德艺社捞金,婉晴的脸色就非看不可。
如今除了德艺大剧场,小戏楼,德艺社还在城南建了一座曲艺学校,专门挑选天赋不错的孩子学习传统艺术,这其中可不止是京戏,只要是观众喜欢的学校就会传授培养,唱戏的、说书的、团春的、花鼓的、杂耍的统统都有。
在钱进的协助下,整个娱乐事业发展迅猛,大有占据半壁江山的态势。
这里就不得不说秦海力捧的商卿语,这丫头在小戏楼锻炼了大半年,基本功扎实的匪夷所思,自己还琢磨出独有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其舞台效果深受好评,喜欢她的票友更是多不胜数,俨然有成为一派开山大师的苗头。
德艺社开业前七天,秦海特意安排商卿语和七位大师同台献艺,名气一下就给打开了。
商卿语也争气,不管和什么派的大师同台,都能表演的游刃有余,经过七位大师的提携,在第八天专场的时候,她的名气一跃成为不逊色京师七大派的商派。
发行量已经排名第一的新民报在秦海的授意下大捧特捧,什么商派唱腔的开山大师,什么京戏七大派新增了商派,商卿语与七大派大师同台不落下风云云。
一系列操作下来,商卿语迅速走红,一夜之间就成了京师家喻户晓的新生名旦,无数票友好奇商派唱腔是什么唱腔,都想一睹商卿语的风采,只要商卿语开专场,秦海派的黄牛直接把一块钱的票价炒到了五十大洋。
商卿语名利双收的同时,作为幕后老板的秦海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什么叫生财有道,什么叫做投资,什么叫做炒作营销,这一套玩法,当下还真的没人能搞懂秦海的套路。
细数秦海现在的商业版图,茶楼有老掌柜余有年,天上人间有科恩,德艺社有纳兰婉晴和钱进,药皂厂有陈梦秋和贾真,新民报有柯乐,连锁药房有欧阳邓。
每一样产业都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接下来只需要沉淀半年,然后就可以开始迅速扩张,给秦海源源不断的输送巨额财富。
除去已经步入正轨的项目,秦海手上在建的水厂还需要半年的时间,火电厂已经进入调试阶段,按照计划开年之后就能正式投入发电。
火电厂和水厂这两个项目对于秦海来说投资巨大,而且后面的收益也是细水长流的模式,只能算是半营利半民生的项目。
有人不明白秦海为什么要花费巨额资金投入到这两个项目上去,都认为秦海做这种事完全吃力不讨好。
然而,对于秦海来说,电厂和水厂是实业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水电,工厂就无法建立,更不谈产量了,只有牢牢把握这两样基础设施,实业才能安全的发展。
秦海是个生意人,也是一个拥有民族大义的炎黄子孙,实业能够给他源源不断的带来财富,同样,实业也能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