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星陨京师,十三子各奔东西(1 / 2)
十二日黎明,当第一抹金色光芒从窗外照进卧室时,铁狮子胡同陆军行辕内哭声震天。
推翻帝制的先驱从此离开人世,成为一代人永远不可磨灭的信仰。
消息一传开,宇内皆殇,有头有脸的军政大佬只要能来京师的,都以最快的速度赶来。
段祺瑞的执政府接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哀悼令,称颂孙中山“倡导共和,肇我中夏。辛亥之役,成功不居。仍于国计民生,殚心擘画,宏谟毅力,薄海同钦”。
原本混战的各地军阀也在接到全国通电之后纷纷停火,以此哀悼这位先驱的辞世之哀。
执政府的内务部在与夫人协商后以最高规格举办了悼念大会,最后有三十余万人自发送灵,将其灵棺暂放于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龛内。
诸事结束,已经到了四月初。
这一段时间,秦海直接把如意医馆停业,原定计划20号开业的事情也顺延到了四月。
四月三号,各界人士基本上各自离去,拥挤的碧云寺里为之一空,之前有多拥挤,现在就有多空旷。
整个碧云寺,只有一支二十余人的卫队守护,人走茶凉,也不过如此。
当晚,夫人将一直跟随先生的人员集中在一间禅房里,主要还是按照先生的遗言,将仅剩的财产均分给众人,算是报答这些人多年的追随与辛劳。
房子里除了夫人、大公子、陈梦秋外,还有大小叶侍卫长,副侍卫长马湘、姚观顺,对外秘书杨殷,军事副官薛岳、张发奎,江湖保镖刘百川、杜心五、王润生,美籍保镖科恩,北美洪门保镖司徒信,保镖王亚樵。
秦海虽然不是先生的追随者,因为身份特殊,加上陈梦秋以后得跟着他,在这些人心里,自然不会把他当做外人。
夫人这些天已经足够憔悴,与众人简单的聊了一下,将安置遣散费分发完毕便离开了。
大公子与陈梦秋也跟着去照顾夫人,房间里就只剩下了秦海和另外十三人。
这么长时间照顾夫人和陈梦秋,秦海倍感疲惫,靠在角落的柱子上开始闭目养神休息。
气氛一直很压抑,没有人说话,抽闷烟的,喝闷酒的,闷头吃东西的,和秦海一样闭目养神的都有。
对着这十三人来讲,追随先生的时间有长有短,虽然起点不一样,终点却是一样的。
先生走了,其中一些人心里的世界一下就崩了,很迷茫,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有的人只是悲伤,感叹人生无常。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发奎打破了平静:“先生的后事都安排妥当了,遣散费也都拿了,诸位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喝闷酒的杜心五已经五十出头,对生死之事已经看开,先生于他亦师亦友,悲伤归悲伤,日子还是得过的,便说道:“紫金山的陵墓还得几年才能竣工,先生的灵柩暂置于此,我们三个老家伙不放心,这几年就留在这里,继续护着先生,等陵墓修建完毕,我们再护着先生南下。”
杜心五、王润生也都是四十七八岁的年纪,早已没了别的想法,纷纷点头称是,算是明确了他们的选择。
湖南拳王王润生说道:“我们仨都老了,也折腾不动了,就守着先生挺好,你们都还年轻,二十几岁,三十刚出头,风华正茂的时候,你们尽管去闯,这边有我们就够了。”
众人闻言,没想到这三位江湖前辈这么讲情义,心里更加敬重,也很感激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此一来,也解决了众人心里的牵绊。
马湘接话道:“先生生前有嘱托,让我和老姚护着夫人,估计还能和老哥仨做一段时间伴儿。”
夫人这边有马湘、姚观顺护着,其他人也是放心的,基本上后顾之忧都没了。
张发奎问向薛岳:“老薛,你怎么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