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忽汗海(1 / 2)
经过快两个小时的狂奔,秦海在翻越一座山头后终于看见了一片圣洁的湖泊。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看了下怀表,已经是凌晨时分,秦海找到一块没有积雪的石头坐着喘气。
寒月当空,结满冰层的湖面如同一面圣洁的镜子,反射着碧月荧光。
整座湖泊仿佛一颗高山上的明珠,翠绕珠围,宝气十足。
如果不亲自来一趟,秦海根本不会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形胜之地。
“还是小看了一个王朝的底蕴啊”秦海有些唏嘘的自言自语。
忽汗水,又称忽汗海,是牡丹江干流上最大的一座高山堰塞湖,冬季会结成几十厘米厚的冰层,恍如一面镜子,因此又被称为镜泊湖。
休息了一小会儿,平复好呼吸,秦海才开始绕着整座湖泊在密林里穿行。
差不多到天边蒙蒙发亮,他才走回到原点。
按着脑海中的记忆,秦海用一根枯树枝在雪地上画出了忽汗海的大概形状。
这一看,秦海不禁有些震惊,整座湖南北走向,绕着几座山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形状,而且看起来酷似一条龙的造型。
如果再加上旁边的几座山,就有一种神龙盘山的韵味。
师父陈仙芝精通阴阳风水,秦海自然也得了他的真传,寻龙定穴、望山看水的堪舆本事还是有的。
风水地理的堪舆之法,秦海从陈仙芝那里学会了寻龙点金术,其中包括寻龙、辩砂、点穴、纳水、分金五个细分领域。
按照陈仙芝的说法,这种风水堪舆术习得其一就能在江湖上混一口饭吃,若是钻研到深处,就是开门收徒自成一派都可以。
江湖上的摸金四派,其实就是从寻龙点金术里面分出来的四个专业分支。
风水学博大精深,秦海自认也只是学了个基本,唬唬人还行,真要和民间一些牛人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这不妨碍秦海对当下的忽汗海做出风水局的判断。
看风水,简单点说,就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通俗点理解,就是看一个地方的自然格局好不好,墓穴的整体设计好不好。
风水学有个比较浅显的辨别方法,看一个地方的风水好不好,只要看有没有活水,是不是怀抱式地理结构。
所谓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固土末之,意思就是说有活气的地方最好,能够聚气的稍微差点,自然结构稳固的再差一点。
三者有二,就是好地方,若是三者兼备,那就是上上之选。
风水学里的水不单单指活水,很多时候说的是气,可以理解为天地灵气,聚水也就是聚气。
高为山、低为水、龙是来龙、穴乃焦点、砂为旁物、水为气,向为走向。
搞清这些基本要素,基本上也就能看出一个大概了。
判断一个地方的风水局是好是坏,一看有没有源源不断的气,而看能不能聚拢流转过来的气,三看能不能将气巩固到这片地方为己所用,四看旁物有没有辅助左右,五看去向是否通畅。
就像秦海眼前的这座忽汗海,整座湖自南向北,从高到低,后有源源不断的来龙水口,四周还有群山环抱,末了还有顺畅的流转去向。
这种地理环境,有来有去,居中能藏气,暗合阴阳,就是绝佳的形胜之地。
古代那些隐士高人就喜欢找这种地方修行隐居,皇家贵族也喜欢找这种地方修建龙穴凤冢。
前者有助于己身修行,事半功倍,后者希望聚拢龙凤之气,福泽后人。
通过寻龙点金术,秦海确认了龙头龙尾的位置,随后又推演出龙穴的大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