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悄悄的发展壮大(2 / 2)
一时间,几乎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共享单车的身影。
就在所有人都希望能从共享经济中分一杯羹时,陈夜羽却已经在谋划着抽身离场了。
虽然市场的热度还在不断攀升,资本的关注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过这也在侧面显示了现在共享单车市场厮杀的惨烈。
越往后走,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赚钱的效应也会持续走低。
根据前世所得的经验,趁这个赛道现在处于最顶峰的时候,赶紧拿钱走人才是最合理的处理方式。
这就好比当初他购买渤海化学那只股票时的思路一样。
等卖掉这个项目拿到充沛的资金后,他将会利用资金持续扩充外卖项目的产业,更加完善线上餐饮的功能。
让其成为一个集外卖、线上餐饮团购、电影购票等一体化的综合性APP。
线上餐饮的市场规模和潜力不仅比共享单车大很多,而且一旦达到堪比垄断的规模后,赚钱效应更是比共享单车不知道高了多少。
前世某团上市后的市值,高达8000多亿港币。
其创始人的地位足以跻身国内最顶尖的企业家圈子。
而共享单车里最火的摩拜单车,其最终抛售的价值,也不过才27亿美元。
相比较之下,两者足足差了40倍。
后者不过是踩着风头的小打小闹,前者才是他重生后真正立足的根本。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陈夜羽会将共享单车项目定位于快进快出,以收割资本为目的,而外卖餐饮这个项目却是不遗余力的投入重金进行发展的原因所在。
不过共享单车的项目虽然无法与餐饮外卖项目相提并论,却同样不可或缺。
因为只有有了这笔钱,他才能不用再向资本市场融资。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在餐饮外卖项目的股份不被稀释。
直白的说,就是不用给别人分钱。
很多上市企业看着规模很大,市值很高,但其实创始人真正能占有的股份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多。
而这场共享单车的收购案,陈夜羽将目光放在了此时最大的两家互联网企业。
对于国内目前最火,也是占有率最高的青羽单车,两家企业同样也对陈夜羽抱有了极大的兴趣。
纷纷朝他抛出了橄榄枝。
对于陈夜羽而言,共享单车的项目最终究竟会卖给谁,自然就是价高者得嘛!
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也是在谈判桌上亲眼见到了前世根本不可能见到的两位互联网创始人大佬。
以前开玩笑时说的大佬给自己倒酒和点烟,居然真的在私人酒局上实现了。
当然,这两人愿意放下身段,报以这么大的诚意给到陈夜羽,收购共享单车项目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因素。
更大的原因,是他们都想投资自己所创立的餐饮外卖项目。
以便日后上市的那一天,能够在这块大大的蛋糕上,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