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心算(1 / 2)
钱老和李院士亲自来给徐浩送晚饭。
顺便关心一下这件事情的进度。
当李院士看到满桌子的草稿时,还有些发愣。
这草稿纸上的数字完全没有丝毫的规律可言。
正常人算结果,怎么着都得有一个过程。
但徐浩的草稿纸上面好像只有结果。
没有任何的过程。
也就是说过程直接被徐浩给省去了。
徐浩直接心算出来了。
哪里还用得着过程?
可这不是1+1=2的题目。
这些公式哪怕是教授,恐怕都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够消化,更别说算出结果了。
“你直接把过程省略了吗?”
李院士难以置信的问道。
哪怕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想,还是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
说不定是他没有看到写这过程那张纸。
怎么会有人的大脑可以这么逆天。
徐浩点了点头:“这些公式还用不到过程。”
他推演这些公式从来都不用过程的。
草稿纸也只是为了记录结果。
对比每一次的结果。
而一旁的钱老已经习惯了徐浩的大脑。
毕竟之前他和徐浩一起研究项目的时候,徐浩已经表现出了这种逆天的能力。
所以钱老显得淡定的多。
李院士则是扶住了一旁的桌子,才站稳了身体。
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这个逆天的孩子?
怪不得钱老会说,这孩子是未来科研界的希望。
这个年纪的徐浩跟其他的同龄工程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哪怕是放在他们这堆院士里面。
也是一眼就能够看到的优秀。
“你这孩子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
李院士忍不住感慨。
钱老把饭放在了一旁,这才发现中午的饭徐浩居然动都没有动。
“你中午又没有吃饭吗?你现在先别研究了,先把晚上的饭吃了再研究。”
“你这孩子连老师的话都不听了是吧?你要是不把晚饭吃了的话,我就给你女朋友打电话,让她好好管教一下你。”
徐浩听到这番话才放下了手里面的数据。
连续的工作让他眼睛有些发涩。
看着徐浩端起了盒饭,钱老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和李院士一起研究起徐浩的草稿。
虽然徐浩的草稿纸上面只有结果。
不过以他们两个人的大脑,也不是看不懂。
只不过有些费劲而已。
毕竟这些公式都没有过程,只有结果。
“小徐,端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大概还需要多久才能够算出来?”
端点换句话说就是微虚拟管线。
是用来储存多个字节的缓冲区。
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设备可以理解成一个USB专用微处理器。
断电就是其所含的多组内存,RAM或者FIFO。
多个内存区块组成各个不同的缓冲区。
PC主机传送数据或者命令给设备取得数据,都会优先放置于个别所属不同的缓冲区。
也就是说传输数据需要经过端点。
端点是数据流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硬件通信单元。
徐浩现在推算的就是端点之间的距离。
每个端点的指令也不一样。
比如说端点1的指令就是中断传输,端点0的指令是控制传输。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数据。
徐浩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最晚明天上午可以出结果。”
这下哪怕是钱老听到这个时间也感到惊讶。
“你确定明天上午之前能出结果?”
这要是换做别的科研团队,最起码得算个两年。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推算这么简单。
还有端点之间的命令。
以及端点之间的程序控制……
徐浩点了点头。
其实他已经推算的差不多了,只需要确定一下结果。
得到了肯定的结果之后,钱老和李院士也不好意思,就在这里打扰徐浩思考。
所以等徐浩吃完饭之后,他们两个就离开了徐浩的休息室。
…………
…………
而经过这几天的发酵。
自然杂志社上面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