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忙碌的季节(1 / 2)
因为,在李重九这些祖祖辈辈都是匠人的心里,是极度羡慕那些有田有地的农民和地主的。
匠人靠手艺活着,但是却无立锥之地。这是匠籍匠人祖祖辈辈的遗憾。现在李家借着李睿的谋划脱离了匠籍,那就有资格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
此时,李重九那大景传统思想就开始冒头了,土地,这就是大景人的命根子,所以,他第一选择就是到京城去买地做地主。
“目前这是最为可行的办法,那方向就这么定了,剩下的事情我去操办吧,你们就不用管了,有了眉目后,我通知大家就好。”
李睿点点头表示赞同自己老父亲的建议,并且把这个事情大包大揽了下来。
其实,对李睿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把事情安排下去就是了,并不麻烦。而且,李睿的计划可不仅仅只是买块土地当地主,他要利用这次机会占领京城的女性商品市场。
比如珠宝、首饰、胭脂水粉、上好的成衣、皮货等等方面。还要利用这些生意在京城城防军的眼皮子底下藏下一支军队。
当然,这些生意和势力发展上的事情,都和眼前的家人说不上。
反正,大家知道李睿出手张罗这事情就行了,其实,若是他不管,让李重九去操作,那还不知道李重九会把事情搞到什么程度?
至于费用,李家人谁都没有提。
小孩子们自然是不会去操这个心的,而杨氏是知道自己家里的底子的,做了几辈子铁匠,李家虽然算不上是一个隐形的富豪,但自家的积蓄买点土地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杨氏也没有去管银钱够不够买地的问题。
至于李睿和李重九父子两人,就真不得不说人是英雄钱是胆了。他们父子两个,就更不在意银钱这些细节了。一个现在手握宁州五郡税收,一个有着数辈积蓄,自然都毫不在意。
“二哥,我们去了京城,你呢?和父亲一起在北宁城待着吗?”李明珠是最关心这个二哥的,也就为李睿的去向在操心。
“是啊,二哥我还要在北宁城帮父亲,你们放心,我会安排好的,再说京城有姐夫照看,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李睿的战略布局重点在宁州九郡,现在确实不是他离开宁州的时候。至于众女到京城的安全,李睿也不是太担心。
虽然,陈寿亭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那欧阳大将军家可不是摆设,不求欧阳家给李家什么照顾,就凭着欧阳希知道李睿是“北宁散人”的情分,让欧阳家护着李家的女眷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现在是九月,我谋划一下,两个月内选定庄子应该没什么问题,要是赶一赶,春节前就应该可以住进去。现在主要就是看父亲和母亲是想在京城过年还是想在北宁城过年?”
既然决定了,李睿就马上开始着手落实。
李重九和杨氏还没有说话,李家大姐李淑月倒是先开口了:
“若是能在京城过年那是最好的,不然寿亭一个人在京城也有些孤苦可怜。”
李睿呵呵一笑,看来自己这大姐是想夫君了。
“父亲和母亲的想法呢?”
“这铁匠坊十八铺反正也请了专们的总办和协办来打理,我只是起了一个招牌的作用,在不在的都不重要。要不我就和大家一起到京城去过年,过年后我再回北宁城来?”
李重九这是准备享受晚年了。
其实人啊最难得的就是一个“让”字。世界上的人“争”是常态,什么都要争,甚至为了皇位父子之间都要争个你死我活。
而李重九却是有大智慧的人,他懂得“让”。
你说李睿做的事情,他会完全不知道吗?那怎么可能?要知道,汤和和程景可都是他李重九的徒弟,他们最开始,也不过是看在师傅的面子上才甘心听从李睿的调遣。
李重九从他们两人嘴里,什么打听不出来?
但面对如此权势,李重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就是一个“让”字。
他让李睿自由驰骋,他绝对不干涉李睿的指挥和决策,以至于现在,在李睿想专心发展自己的实力时,李重九就想到京城去居住。
把手中所有的资源全部让给李睿去自由发挥。
这是父爱,但更是智慧。
“也好,这新任郡守大人是个什么脾气,我们还真搞不清楚,你们先到京城去待一段时间也好。”
李睿也表示赞成。
反正,这铁匠坊十八铺重开的各种仪式和流程早就完成了,自己父亲去京城享福养老也是好的,不然留在北宁城继续出苦力打铁不成?
而且这新郡守王守仁的脾气秉性还摸不透,自己一个人留下来,若是出现要和朝廷硬杠起来的极端情况,自己有众多卫士的保护,安全没有问题。
倒是真不如让家人到京城去,算是天子脚下,又有欧阳家庇护,想必王守仁的胳膊也伸不了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