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是否不举(1 / 2)
群臣看这苗头,难不成想要与他们开战?
高阳王再次问道,“月嫔说这话,莫非想做鎏金凤椅?”
“非也,本宫今日照例要出宫看诊,之所以在紫宸殿出现,一是为了苏时恒与薛婉儿一事,二是为解决皇上一直烦心的立后之事。”
她转身面向群臣,清清嗓子。
“纵观历代君王,秦始皇统一六国并未立后;北燕献文帝慕容青云一生未立后,励精图治,大兴燕国;
大梁元帝一生也并未立后,皇上如今年仅二十六,朝中大臣未免急功近利了些。”
御史中丞,“立后、立太子乃是关系大梁千秋基业,怎会是急功近利?娘娘所说,乃是帝王中的特例。”
好啊,说她说的是少数人。
正奉大夫,“中宫无主,才会让后宫出现皇上遇刺、巫蛊之事,妃嫔淫乱后宫!”
最后一句说得响亮,整个紫宸殿都安静下来,群臣看着她脸上的表情变化,以及皇上越来越阴沉的脸。
你们要戳痛处是吧,那咱们比一比谁戳得深。
“敢问各位大臣,大梁与西戎战事未平,军队中吃空饷,贪污受贿之风甚是严重,你们这些言官可有拿在朝堂上说?”
御史台的言官们正打算发作,唇枪舌战,听了这话,脑子一片空白。
一众武官群起反驳,“臣没有!”
“江南鱼米之乡,突遭大旱蝗灾可有大臣进谏管制?!户部可有应对之策?”
新任户部尚书,“这……”
“九月科举会试在即,翰林院的考题准备了吗?”
翰林院……
“自李云霄一案,皇上肃清太医院,百官可曾监督民间医馆,防止医者私相授受,药材以假充真,故意抬价?!”
……
“杭州河运一事,至今已有两年,为何还未完工,工部你做何解释?”
工部尚书冷不丁抬头,“嗯?”
怎么扯到这儿了。
“诸位大臣们抓住皇上立后之事不放,那么请问,你们的事做好了吗?”
枢密使古大人看向她。
“月嫔娘娘如何得知这么多朝政事务?恐怕有后宫干政,牝鸡司晨之意!”
哼,这古大人是分的清楚敌我亲疏的,这会马上转变立场针对她了。
和凝甩甩袖子。
“本宫干政了吗?本宫一不勾结朝臣,二不干预政事。仅仅是出宫看诊,有所见闻罢了。皇上让本宫出宫看诊,亦是在查访民情。”
皇帝坐在殿上,看着她吐露那么多事情,心里着实有几分震惊。
和氏医馆来往之人有大臣将领,亦有江湖中人,形形色色。
那日巫蛊之事,听闻她用自己医馆中的人脉威胁太后,现在看来她果然是有这个本事。
养了猫,还得搓搓她的爪子才行。
“不错。”
皇帝认可了她的话。
群臣哑然。
和凝挑眉,面对百官。
“皇上不立后,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皇上对已故太子妃的深情。”
曹仁站在百官之列深吸一口气,低声给段大人讲。
“娘娘可真敢说啊。”
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得罪,连皇上的伤疤也敢揭。
段大人微微点头。
——
和凝看一眼殿上的皇帝,向他行一礼。
对不住了。
“难道大家不知,皇上还在东宫太子时,太子妃与皇上极为恩爱?太子妃英年早逝,皇上深情亦是仁义所致,不立后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