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赶路摆地摊(1 / 2)
夏朝晖背着书包,迎着清晨的朝阳,雄赳赳气气昂昂的坐上开往市区的汽车,晃晃悠悠的老式公共汽车里充斥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气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实在受不了。
车上售票的大姐背着个有点破旧的帆布包,让他花了5毛钱买车票。
扒开车窗,呼吸着新鲜空气才好受一些,左手插到裤兜里,紧紧的抓着卷成一卷的800元钱。都是百元大钞,整钱是特意找学校的小卖部换的。
还有100多元的零散钱放到另外一个口袋里,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还是懂的。
去市区的公路有一点破破烂烂,汽车是起起伏伏,左摇右晃的像极了喝醉酒的醉鬼,时不时的还来个急刹车,让路边招手的人上车,车上的男女老少是苦不堪言。
虽然不记得上辈子的事情,但干净的市场,优美的环境多少有一点点的印象。脑海中突然的崩出来一句,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被这个念头吓了一个激灵,现在虽然不是乱世,但还是很落后。
心中想着乱七八糟的事儿,时间流逝的飞快,7点半左右来到市区,打听着来到火车站,看了下车次表,这个点没有直接到建宁市去的火车,只好上了最近的一趟到省城的火车。
在火车上,夏朝晖怯生生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敢乱动,紧紧的抱着自己的书包放在胸前,眼睛警惕的打量着四周。
平安无事的在10点半来到省城火车站,下了车,问询了一下,最近一趟到建宁市的火车是下午1点,赶紧买了票。想着时间还早,就到火车站外面四处转转溜达溜达。
火车站出站口正西方向,有个巨大的广场,圆形喷泉里的水柱往天空喷着水,看着有那么一点点的现代化气息。一条笔直的大马路直通远方,前面大约1000米处有个大的转盘,旁边有几栋10几层的大楼。
马路上的公共汽车还不少,省城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旁边骑自行车的人们形成的车流到了一个个岔路口,又无声的消散开来。
夏朝晖闲庭信步的走着,打量着90年代的省城,大道2边分布着大量红色机制瓦屋顶的5,6层大楼。红色屋顶中间有个特别打眼的蓝色房顶,走近一看是省供销合作总社。
突然想起老家的一句话:乡巴佬上街,脑壳都望歪。夏朝晖现在就是这样的姿态,在后世虽然是一苦逼的底层小人物,但也见过不知道多少摩天大楼。
这样一幅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姿态,让他很难一下子的融入到现在的这个时代。
走到转盘处,看到了友民商场,对面是利民商场,进去商场的人不少,看来这里就是省城的中心了。
走进去来到专门卖服装的地方,夏朝晖发现了同桌樊凯旋穿的那种牛仔裤,打听了一下价格,45元一条,售货的柜台服务员头也不抬的回复,继续着自己的事情,打毛衣。
夏朝晖笑着摇了摇头,还到其他几个柜台问了一下价格,收获了一堆白眼。
心底暗暗有了计较,出了商场,到路边小店买了个电子表,花了15元。看临近中午赶忙吃个大份的牛肉面就往火车站走,看着火车站进站口那个巨大的钟楼,大步流星的去了候车室。
有了第一次坐火车的经验,这次从容了很多。
下午2点走出了建宁火车站,出站之后茫然的望着四周,想找到记忆里的服装批发市场,可完全不一样。房屋低矮,交通混乱,不少人推着3轮车上面摆一些扣子,扣针,针线,樟脑,小剪刀,指甲剪等等小物件在叫卖。
火车站右边的一条街都是铁架子,搭成了一个个几平方大小的格子,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之类的。放眼望去看不到头,
买卖的人们在讨价还价,形成了一个个小堆堆,这条小街很拥挤,道路堵塞,看的夏朝晖直摇头,无序的市场怎么能发展的起来。
就不远处有个琉璃飞檐古典式的高层建筑看起来还有那么一些气派,行人倒是挺多的,都形色匆匆。找人一打听,那个琉璃瓦高楼就是批发市场。
赶紧走过去逛逛这个时代的批发市场,看看是不是有一些东西让自己找回一些前世的记忆。
走走逛逛,完全不是自己微弱残存的记忆里的影像,夏朝晖失望的站在2楼的一个楼梯口旁边,看着里面的人们讨价还价,高谈阔论,或兴高采烈,或失望懊恼。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局外人。
找不到记忆,该何去何从?
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了一会,还是没有啥办法,现在和后世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完全不是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