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杨氏的愤恨(1 / 2)
第102章 杨氏的愤恨
阿季指着信函,与梅川道:“原本我想着,待制服了朱旻,交予新帝处置。奈何新帝驾崩。按理,也是该皇后主事。她既发了话,便按她说的做吧。”
梅川皱着眉:“我总觉得不对劲。”
“何处不对劲?”
“朱旻不会贸然杀了新帝,除非他已找到了国玺。可瞧着他今日那情形,不像是手握国玺的样子。”
“你是说……新帝的死因有蹊跷?”
“是。西南一役,传到朱旻耳里,以朱旻的性情,必会早早做好准备。没道理在这个节骨眼儿,大军直抵京都时,忽然杀了新帝。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阿季问孙册道:“这信函是谁送来的?”
孙册如实答道:“南平公主府的管家。”
阿季想了想:“有没有可能是慕容飞?正月里,他进京受冠礼的时候,我曾见过他一面。那个年轻的南界王,不是好相与的。”
孙册道:“苻兄说的不无道理。慕容飞周旋于朱旻与新帝之间,轻于去就。无非是想削弱大梁的国力,摆脱南界对大梁的附属。”
梅川不作声。
她想起朱瑁的魂魄欲言又止的样子。
真的会是慕容飞吗?
阿季吩咐时允道:“告诉兄弟们,熄了炊火,入帐,假意安歇。子夜过后,攻城。”
“是。”
众人散去后,阿季抱着梅川卧在榻上。
因就地驻扎在京郊,扎营时间仓促,营帐内分外简陋。但因怀抱着梅川,阿季觉得此处胜过所有的奢华殿宇。
阿季的大手贴在梅川的肚皮上:“闺女今日好不好?闹人了没?”
梅川笑了起来:“瞎说什么?不到俩月的孩儿,有甚动静?”
“就有。我说有就有。我的闺女能是寻常孩儿吗?”阿季将头埋在她的颈间,来来回回。
“再过一会子,便要攻城了,又是一场恶战。你每回打仗,我都悬着一颗心。”
“以后便好了。来都来了,百姓们都知我要勤王,没道理打到一半,跑了。”
“嗯,我知道,只是不知怎么回事,我的心总怦怦跳,觉得要出事……”梅川面有忧色。
“那我听听你的心是怎么跳的。”
京都的秋月与别处的不同。
格外的明。
格外的白。
阿季说:“你别担心我,我从没打过败仗。有我在,不会出什么事。”
“嗯。”
阿季拍她的背:“睡吧,我看着你睡着了,再去攻城。我留一队身手好的将士守着你。谁也别想再把你从我身边抢走。”
自荒野那回丢了梅川,阿季较之从前,更谨慎了。
他哼着断断续续的西都调子。
梅川缓缓闭上眼。
子时到了。
他披着铠甲,拿着青龙刀,走出营帐。
军师孙册叮嘱道:“苻兄,若碰到南界的兵,留一线余地,咱们不宜树敌太多。”
阿季点头。
“孙先生守在驻地,若有异动,及时让人禀与我知。”
“是。”孙册俯身。
自拿到勤王诏命,孙册没有再在阿季面前提过“自立为王”的话。诸事听从阿季指派,无有异议。
他生恐梅川不悦,致阿季不悦。
大军离营后,营帐安静下来。
孙册用粗陶茶壶,抿了几口茶,推算着时辰:人该来了。
果然,一个身着蓝衣的汉子进得他的帐中。
“孙先生,皇后娘娘有请——”
是的,其实傍晚的时候,孙册收到的信函有两封。一封是写给阿季的,一封是写给孙册本人的。
杨令佩请他去宫中坐坐。
来接他的蓝衣汉子,是杨令佩的娘家哥哥,杨府的大公子,现任的京畿巡察使——杨令休。
孙册道:“杨大人莫急,这茶壶里还有点子茶,待孙某喝完不迟。”
杨令休道:“孙先生想喝什么样的茶,千秋殿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