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太子染疫(2 / 2)
是夜,梅川翻遍古籍,反复推敲,写出了一张治疫的方子。
到辰时,禀于太子。
太子吩咐下去,医官署并京中所有药铺,按此方抓药,在京南集市口,架起数十顶大锅。药熬好后,兵丁们将药散与身染时疫的百姓们。
然而,两天过去后,时疫未见消退,那些服了药的人,也并未见好。
朝中渐有官员,对梅川医术的信任有了动摇。
京南集市依然在封锁中。
那些被禁足的百姓们躁动不安,开始聚集闹事。
梅川双眼熬得通红,她赶往京南集市,一则安抚民众,二则看一看百姓服药后的症状,找出药方的不足。
可是,她刚走进京南集市,便被暴民包围了。
大伙儿声讨着,质疑着。
梅川大声解释,可是,她的声音很快便湮没在喧嚣中。
有兵丁通传道:“太子殿下到——”
梅川回头,见朱瑁真的来了。
他一身玄色衣裳,站在皇舆上。
自京中时疫盛行,他清减了许多。玄色袍子被风吹着,呼呼作响。
朱瑁高声道:“各位,本王乃当朝太子朱瑁。京有时疫,本王寝食难安。京安,则天下安。本王无一刻不挂念百姓安危。本王以东宫之位,恳请大家,相信梅医官,相信朝廷治疫的决心。本王,与全城百姓,同进退。”
众目睽睽之下,他摘下头上的太子金冠。
“时疫一日不除,本王一日不戴冠。”
人群安静下来。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跪在地上,高声喊:“太子殿下贤德,千岁千千岁。”
所有人都随之跪了下来,齐声道:“太子殿下贤德,千岁千千岁。”
太子从皇舆上走下来,看向梅医官,重重道:“梅卿,本王永远相信你。”
不论朝中官员怎么看,不论京中百姓怎么想,他信她。
他信她的为人。
他信她的医术。
正在这时,人群中突然蹿起一个妇人,手持匕首,朝梅川刺来,口中喊道:“草菅人命,庸医拿命来!”
太子高呼道:“保护梅医官!”
太子拔出腰间的剑,挡那妇人手中的匕首。侍卫们奔过来。那妇人眼疾手快地割开自己的手臂,血流出来,她将血洒向梅川与太子。
染上时疫之人,身上的血是带着疫病的。
杀不死他们,让他们一同染疾也是好的。
梅川本能地闭上眼与口。
妇人被一箭射杀。
射箭的,是苻妄钦。
他骑着马奔来,见梅川无恙,方向太子道:“殿下,乱情当用重典。”
他走向那倒在地上的妇人,用剑挑开她的衣裳,她的后背纹着一只雄鹰。这是塞北军营的标识。
这妇人是塞北的探子。
时疫发生后,苻妄钦便一直探寻疫病的源头。塞北的羊群发瘟,大片死去。他们便将这瘟疫,有意散播到大梁百姓的身上。
塞北的探子,混在京中搅浑水。
他现已查到京中所有细作,尽数绑了起来。
他看着梅川通红的眼,憔悴的面容,想劝她,又知大难当头,她心意已决,是劝不住的。
“好好儿的。”
无尽的担忧,心头的矛盾,尽数在这四个字中。
皇舆回宫。
那妇人的血,又零星溅到太子的眼中。
到了傍晚,太子开始发热。
梅川屏退闲杂人等,只留马舍人,戴上“安疾”,在文德殿近身伺候。
梅川在医官署坐了整整一夜,灯光照着她的脸,一直到灯油燃尽。
天光乍破,她写出了第二张药方。
药煎好,端给太子服下。
薄疏的晓雾被轻风驱得罄尽,一轮崭新的太阳从宫廷的上方升起。
马之问跪在地上,泣然道:“殿下一定会平安无事。”
太子淡淡地笑了笑:“有梅医官在,本王从未担心过自己的生死。梅医官定然是有办法的。”
他看向梅川:“梅医官信命吗?”
“我信,也不信。”
“哦?”
“命由天定,但事在人为。”
侍卫站在门外:“请奏太子殿下,邺城的回函到了。”
梁帝离京后,每隔三日,太子会将京中事务整理汇总,奏与梁帝。梁帝回复三个字“朕已阅”,再命人送回来。
今日的回函,依旧如此。
太子却看着那三个字出神。
梅川问道:“殿下怎么了?”
“梅卿,本王怀疑,行宫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