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活活被烧死(1 / 2)
第32章 活活被烧死
周贵妃由远及近。
小盒子迅疾地拉着淮王躲到了一块大石后面。
梅川若无其事地端着药碗往前走。
“梅医官——”
周贵妃唤道。
梅川停住脚步,转身,行了个礼:“贵妃娘娘安好。”
周贵妃方才在文德殿中流的泪早已拭去了,眼圈儿还是红红的。纵是如此,她依然气势夺人,美艳不可方物。
她笑了笑:“总有人盼着本宫不安好,可本宫依然好好儿的。”
她在试探。
梅川道:“贵妃娘娘乃后宫之中最尊贵的人,自然福慧双修。”
周贵妃瞧着她:“本宫伴驾多年,在这宫墙之中,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什么样的事也都经过。有句话,本宫要告知梅医官。良禽择木而栖,不要到最后,被人从枝头打落,却浑然不觉。”
梅川颔首:“娘娘说得是,微臣受教。良禽择木而栖,可野鸟却不栖于枝,飞于蓝天。”
御湖边一只小飞虫悠悠地飞来,周贵妃身旁的宫女银桃扇子一挥,将其打落。
周贵妃往前走了一步,金缕鞋踩在飞虫上,意味深长道:“梅医官既到了宫里,便做不得野鸟了。这宫里头,没有野鸟,只有笼中鸟。”
说完,她施施然离去。
地上,那死去的飞虫被金缕鞋踩得面目全非。
待她走远后,淮王和小盒子从石头后面出来。
小盒子半哄半劝地拉着淮王往尚书房走去。
淮王扭头看着梅川:“二表姐,下次再让小盒子给你烤鸟腿。小盒子会的东西可多了,他会捉蚯蚓,还会掏鸟窝,还会用石头画画……”
梅川瞧着小盒子的背影。那孩子孱弱得可怜。瘦骨棱棱。但像石头底下的小野草一般。顽强而机敏。
文德殿中响起曲乐声。
是梁帝,传了宫中的老伶人弹唱旧曲。
那乐声与平日里宫宴上的截然不同。
凄凉哀婉,使人如见山林竹楼。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复强饮一杯。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到老来……”
那乐器,叫作“独弦琴”。
宫中已久久不闻独弦琴声了。
这是南界的乐器。
当年,慕容娘娘到大梁时,南界王陪嫁给妹子一个曲乐班子,以慰她在异国的思乡之情。一晃这么多年过去,慕容娘娘没了,曲乐班子里的人相继故去,只余这个老伶人布曼。
一曲毕,梁帝老眼有些浑浊。
他向布曼道:“你到京都快二十年了吧。南音竟未生疏。让朕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布曼跪在地上,默默流泪。
梁帝想起慕容娘娘初进宫的那段日子。
那个异族女子,站在文德殿正当中击鼓。
那样活泼。又带着野蛮。像只跳跃的小獐子。
梁帝命人唤来了南平公主。
和亲取缔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宫中。自然,阿古拉王子身染恶疾的事,众人也都知晓了,无不为公主捏了把汗。
南平公主怯生生地走入殿来。
梁帝招手:“阿五,你来,来父皇身边。”
南平公主走上前去,伏在梁帝的膝头。
梁帝心中对慕容娘娘深埋的愧疚打开了一丝豁口。他的声音里带了几分柔和,道:“阿五,父皇本以为替你寻了个好归宿,不想竟是这样,险些叫人蒙蔽了去……此番你受了惊吓,父皇许你一个愿望。想要什么,告诉父皇,父皇赏与你压惊。”
南平公主想了想,仰脸道:“父皇,阿五什么都不要,只要您龙体康健,春秋万年,儿之大幸,百姓之大幸。”
“那朕就将许你的这个愿望留起来,等你什么时候想要,随时向朕开口。”
梁帝爱怜地摸着她的发髻。
独弦琴的声音萦绕在黄昏的文德殿。
医官署。
深夜。
安香将庭院里晒了一日的花茶,一簸一簸地收回来。
梅川从医官署掌事处寻来了一本存档,细细地翻着。
何年何月何日,宫中哪位主子生了什么病,传了哪位医官,开的药方是什么。
她想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一些被迷云遮盖的真相。
东宫舍人马之问来了,低声道:“梅医官,太子殿下有请——”
梅川仍是专注地看着,没抬头。
马之问又道:“李穆找到了,现时就在私邸。”
梅川猛地起身。
“你先走,我随后来。”
“是。”
李穆专治妇人之病。想必对当年后宫诸人是熟悉的。不仅为慕容娘娘伺过疾,说不定也知道一些关于苏意和的境况也未可知。
天启二十七年,医官署离奇死了好几名妇科圣手,李穆是幸存者。
找到了他,便是离真相近了一半。
梅川换上一身儿太监的衣裳,叮嘱安香,若有人来问,便说她晚间身子不舒服,吃了药,发汗,睡下了,起不来。
安香点头,掩紧了门。
太子私邸。
马之问在门口等她。
穿过花园,太子站在回廊的相思鸟笼下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