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因为李建而改变(3.1千,求订阅)(2 / 2)
随车吊把模板跟方条都掉进基坑里边。
任工六点半就接材料,一直指挥到现在。
等李建出现,任工叫喊连天,“来得正好,快点给个标高点,都等装模呢。”
工人开始切割模板,就着地梁的宽度,把一张张完整模板分割,任工骂道:“我说大哥们,先把旧模板给切了好不好,不要拿新模板!方木不要切断,我说了不要切断,不是你们家的都不心疼是吧?”
一次次交代,任工看着工人把新材料都给切了,为劳务老板感到心疼。
张华胜问,“这模板方条都是劳务出的?”
李建感到意外,这大少爷是改性了?
竟然主动的问起自己。
面对对方的发问,李建也慷慨的回答,“是的。能够拆出来材料都是劳务出。螺杆、蝴蝶扣、步步紧,是他们的,止水螺杆就是我们的。明白什么叫做止水螺杆不?止水螺杆穿插混凝土内部,取不出来,具有防漏水效果。届时拆模之后直接掰断,剩下一点尖尖人工切除……”
李建耐心给张华胜解释,这一次张华胜再也没有以前那股嚣张不可一世的嘴脸。
甚至,不懂的时候还多次请教李建。
李建暗暗点头,很明显昨天的事情已经刺激到对方。
张华胜在昨天的时候明白一个道理,“人蠢不可怕,人长得帅又努力才可怕。这样的人根本就是让同龄人无路可走。”
水平仪摆好之后,张华胜主动的算出数据,这一次他没有冲大头,他把自己的数据跟李建分享,两人验算过之后,确定无误才开始投入工作。
张华胜主动抓起塔尺,这一次最累的活他选了。
不过半个小时,两人把标高做好。
上午他们观察留意哪一处没加固好,每一处的地量尺寸都要检验,以免二次返工。
如此一日过去,第二日的中午,张华胜找到朱工,“我看差不多可以报混凝土了。”
朱工点头,“你去把混凝土量算一下。”
张华胜没有嚣张拒绝,而是老老实实去做。
他很认真去算,每一块体积一点一点的加起来,这一次算量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
算完后,他本想直接交给朱工。
转头发现李建在看图纸。
“李建,混凝土量你看看有什么问题。”
李建看他计算一大面的数据,暗暗点头,“算了几次。”
“两次,我觉得不差。”
李建点头,“那自信点,把你的方量再乘1.05,应该差不多。”
“为什么要乘以1.05?”张华胜感到奇怪。
李建解释,“混凝土在这么热的天气拉过来,水分可能会蒸发,还有泥土吸收,搅拌机壁垒粘黏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报数跟计算与实际算量对不上。把损耗算进去,这个系数1.05差不多了。比如100m3的混凝土,你就得报105m3,明白吧?”
张华胜明白了,“这你都懂,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你跟谁学的。”
李建乐呵道:“其实工人才的技术才是最精湛的,你看不懂图纸,你抓着图纸下工地,随便抓一个工头来问,他们都能给你解释清清楚楚。毕竟人家做这一行十几年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是真的丰富。我就是跟他们学的,不想盲目的计算,最好的办法就是询问。
不过你有一点要注意,这帮人也滑头,如果是遇到麻烦的施工问题,往往只会考虑自己。”
张华胜问道:“比如说?”
“木工没啥说道。比如说钢筋工,下料不够数,不够长,不够粗。又或者外架工预埋拉结件,外架搭设等问题。
外架可是工地重大危险源之一,拉结的个数少了,在转弯点忘记拉结,对整个架体都有严重影响,立杆间距过大,搭设不规范……
还有满堂架施工,他们的做法永远是把扫天杆当做受力杆支模……你去检查,永远都少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
张华胜听得云里雾里,没有接触到满堂架,专业名词一个也听不懂……
但在李建的解释下,他耐心学习,慢慢就明白一些。
“我现在给你解释有些费力。等真的做到那一步,你会立刻明白。”
张华胜没有做笔记,但是李建所说的每一个字他都牢牢记在脑海里。
李建翻看电脑,“关工,明天开始大暴雨。”
关工看了一眼,“今晚加班打了地梁,对了,蓄水井布置好没有。”
张华胜摇头,“没有做蓄水井。”
“让阿彪过来,沿着基坑边把蓄水井跟水沟挖出来,必须在下暴雨之前搞清楚。咱们这个虽然不是深基坑,但是深度也不低啊,4.5米,擦边球呢!”关工告诫在场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