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95章 主动等他(2 / 2)
刚好朱元璋也是最疼爱他的。
到了最后朱标死的时候,朱元璋甚至哭的死去活来。
恨不得拿自己命,换儿子的命。
恨不得自己立刻死,让儿子活过来,你在其他王朝看不到的,因为洪武皇帝是真的不舍得自己这个接班人去死。
马皇后死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伤心过。
他的内心其实早就把朱标当皇帝了。
哪怕儿子要造反当皇帝,他也会放弃兵权让给儿子,可惜老天不愿意留朱标啊。
甚至到了最后,朱元璋自己就是最大的太子党。
朱元璋怕朱标的太子地位不稳,还老给他培植党羽,这在别的朝代是世所罕见的。
甚至到整个东宫都是朝廷忠臣。
有什么事情,先去东宫。
再到乾清宫,他对儿子的信任已经达到顶峰。
对朱元璋来说:别的儿子都是有血缘的臣子,朱标对他来说就是儿子,我打的天下就是你的。
爹给你扫平障碍。
儿子大胆去坐天下。
所以太子死的时候,朱元璋除了痛心。
还有一件事要解决。
那就是太子的党羽怎么办?
杯酒释兵权?
不存在的,利益这东西从来就没有说可以扔掉的。
尤其武将,搞不好就要变天。
太子朱标从坐太子的时候,就有班底了,一直做了②十多年的太子爷。
这是什么概念。
而朱标的关系网可不是一个省这么简单了。
说实话,随便一个人。
就能把赵,捏的死死的。
赵在太子党的队伍中,连头都不敢抬。
上面随便放个屁,都能把赵吓出心脏病。
这就是朱元璋的难题。
如果儿子在,别说他蓝玉,就是开国六公算个屁啊。
自己谋划这么久,不就是为了儿子能继位吗。
可偏偏,上天不仁
儿子死了,最好的所以朱雄英也死了。
朱允炆那个废物能震住这些人?
答案是放屁。
所以才会导致后面的大屠杀。
很多人以为朱元璋难道是傻吗?
实际上人家此你能多了。
就说东宫,看看人家为儿子选的辅国重臣。
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
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
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
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
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除了让太子诵习儒家经典,又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又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让他们把“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向太子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