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八十四章 搞全民教育

第八十四章 搞全民教育(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深情再许我不愿  开局就社死的光之巨人  辣妻当家:七十年代不吃亏  浊世莲花传  误入婚途:闪婚小妻有点甜  异界太乱怎么办?多半饿的,喂饭  乡村偷香神医  霍爷,你媳妇又跑了  傅总别跪了,夫人要带着你的崽再嫁  暴君总想生三胎 

第84章 搞全民教育

老百姓争相前后的跑出门。

围着城墙下那发出的布告,看了又看。

就好像他们的儿子金榜题名一样。

字他们是看不懂的。

只能听本地识字的人来念,那些念公告的念到最后。

一拍大腿:“这岂不是全民教育。”

“如此一来,科举将会更加艰难啊。”

但很快他们又发现,参加学堂教育,不仅可以免费识字,如果成绩优异。

将选前三名入京国子监学习。

负责苏州一府七县一州的学堂院使是知府王观,右院使是一名叫夏元吉的秀才。

如果被他们选中,将有资格入国子监。

这下连那些读过书的人都疯狂了。

入国子监这可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

这等于说朝廷放了个大口子啊。

古代人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一听到不管是军户,匠户,还是农户甚至是商户的孩子都可以上学后。

大街上,马路上,村落里的欢呼声就没怎么断过。

有人说拿住了教育就等于拿住了中国人。

朱标深知后世的套路。

再也没有拿教育开刀,更能笼络人心的了。

而且万千世界,人才层出不穷。

怎么能隐瞒在市井之中。

这次朝廷大开口,也代表着中国科举的一个大进步。

此时花云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苏州学子决定不罢考了。

他们本来就是受人蒙蔽,脑袋一热干出了傻事情。

如今朝廷又放出水,再拒考,将众生不得科举。

这条政令一出,那些罢考的青年学子瞬间炸开了锅。

直接老老实实回去了。

而王观此时也带来了更好消息。

如今前来捐款建学堂的商人已经超过了千户。

最高的是白家,捐银十万。

最低的也有三四百两。

朱标点点头:“很好,把这些捐钱的商人名字,刻在碑上。”

“放出话,孤决定再赐三十名学生入国子监监生。”

“同时向这群捐银捐物的商人表达感谢,授于他们铜制三等《为国育才》勋章。”

“未来三年免税一半。”

“并且将来今年恢复穿衣自由。”

王观愣了下,商人必须穿麻衣,不许穿绫罗绸缎是皇上朱元璋规定的。

这发布出去的圣旨,怎么可能收回去。

只有朱标知道,所谓的商人只能穿破衣也就在洪武朝严格一点。

等到永乐大帝北迁后,早就忘的干干净净了。

再说了,钱是要流通的。

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爱存钱。

哪怕挣得再多也要存起来。

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喝,才存下那么一点钱。

死了也要带进棺材里。

最重要的中国以吃苦为乐。

每当听到有人抱怨生活或许某种事情苦时。

总有人会说:“你这哪到哪,我当年那会比这苦多了。”

这种虽然是传统美德,但是钱总要花的。

商人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他们能带动人们的虚荣心,慢慢的就没人以吃苦为荣。

争相抢后的去挣钱。

这也是变相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收入。

想要挣钱就必须去劳动。

后世不就是搞这种套路,房子这东西在以前压根没人买。

为了提高虚荣心,把什么学区房搞上,贷款搞上。

既拉动了经济,又激励人们的斗志。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死去的女友联系我,带我制霸古代 红楼擎天柱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监国太子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重生成秦二世,开局激活吕布属性 大明:不装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人在民国:小弟有亿点点多 权倾朝野,从假太监被发现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