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智能车展和智能交通体系(2 / 2)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还有它的价格。
这方面,既然有升级科技公司的参与,这“飞天”的第一款车价格自然也贵不到哪里去,价格在10~15万之间。
这价格、这配置、这性能,还有这新奇感,可以说爆杀!
尤其是那个某斯拉。
说到电动汽车领域,那肯定绕不开某斯拉,当前的电动汽车领域跟世界格局有点像,大概就是“一超多强”。
“一超”就某斯拉汽车,而“多强”就有意思了,不是其他国家的其他品牌,全都是联盟的电动汽车品牌。
至于其他国家的电动汽车……杂牌罢了。
甚至“多强”里也有一个“联盟”,也就是碧亚帝,它一直在挑战某斯拉的地位。
或许再过一些年碧亚帝就超过某斯拉了。
哪怕某些人有强烈的“外国品牌好,国产品牌不好”的滤镜也挡不住。
当然,前提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升级科技公司。
有了升级科技公司就不用再等一些年了。
就比如这款“飞天”汽车就是升级科技涉足电动汽车领域的结果。
只不过它自己不生产汽车,而是提供技术支持。
曾经有人想过办法,也就是怎么提高国内汽车展业的竞争力。
第一条就是建议国内车企和相关科技公司加快相互整合和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技术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内耗,集中优势资源和某斯拉相抗衡。
相比国外这些比较成熟的汽车市场,繁星一国的车企数量就很多,产能过剩严重,很多竞争力较差的车企将被淘汰是必然的。
而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和专利壁垒太高的原因,即使实力最雄厚的国内车企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也实力悬殊。
不过既然传统的路子走不通,那就走新能源和智能车的路子,在这条赛道上大家还是差不多的。
当然,研发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系统投入极大,失败风险也很高。
因此很多国际巨头在积极相互联合以及与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整合以集中力量研发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系统,且它们之前就积累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进度很快。
而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是在各自为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虽然也在各个方向上突进,但前景也不算特别乐观。
如果想要赶超先进水平,需要同舟共济甚至举全国之力。
而说到举国之力,那肯定要国家方面的配合,那就借鉴自由联邦那边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国内的政策做适当的优化调整。
联邦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是采取累计销量限额控制,逐级缩减至零。
其本意是新能源车销量达到相当规模的车企就已经是成熟企业了,不需要再扶持了,有限的财政资金要更多的留给新进入的企业,鼓励竞争,对行业健康发展发挥尽可能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因为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照搬,应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更公正合理的补贴政策,以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具体怎么办,需要进行深度研究。
还有就是搞一套新标准。
电动车的用户跟手机用户一样有电量焦虑,不过电动车的电池太大了,不可能像手机电池一样几分钟快速充满,那就只能搞换电模式。
可国内汽车厂商太庞杂了,谁都想搞自己的标准,所以就建议国家出面,直接统一国内的换电电池标准,实现我国各车企众多纯电车型之间的电池通用兼容。
然后通过车电分离降低购买门槛和消除续航焦虑,加速纯电动车的普及,以在国际竞争中抢得一些优势。
只不过电动汽车换电可没有手机换电那么简单,所以这个项目到底靠不靠谱,还需要长时间的实际检验。
不过升级科技一来就大手一挥,不用检验了,绝对靠谱。
升级科技的超级电池一出来,国家立刻就制定了统一的换电标准,而且一上来就搞了好几个城市做试点,这是其他车企和科技公司都没有的待遇。
当然,这也是因为升级科技的换电跟之前的换电技术不一样,简直高太多了。
其他车企也想让国家大力支持,但他们的技术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就是国家支持了也有很大的失败风险。
可升级科技不一样,上来就是技术碾压,甚至碾压国外那些碾压国内的技术。
再加上升级科技和上边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所以上边开绿灯开的相当干脆。
而且现在价格出来了,十来万相对于它的性能来说,那是平民的不能再平民了,对比某斯拉价格更是便宜。
但是就技术含量来说,基本上全是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且比某斯拉要高很多,如果没什么意外,某斯拉的销量要被碧亚帝飞天干掉很大一部分。
当然,个人用户在第一时间买的应该不多,而是处于观望状态,毕竟“真-无人智能车”的概念有点过于先进了。
汽车里彻底没有方向盘,人坐进去完全不能掌握车辆,而是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汽车的智能模块,包括自己的命,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有些戚戚然的。
现在自媒体行业那么发达,有不少自媒体人会在第一时间用这种新奇的玩意来做节目,所以人们可以从这些方面了解碧亚帝飞天到底值不值得买。
甚至街上还会出现运营车辆,胆子大的或觉得新奇的,还可以实际乘坐体验一下。
反正不管怎么说,第一款真正的智能无人车上市了。
当一些人知道自己的城市就是试点城市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跑上了街道,想要看一看这种神奇的车。
当看到一辆没有人开的运营车辆从自己面前驶过,他们会兴奋的拍下来传到网上。
至于自己坐不坐,那就两说的。
不过还是有胆大的,第一时间就拦下车坐了上去。
智能无人出租车可以像正常出租车一样招手停,也可以通过app叫车,除了专门的app之外,其他平台的界面也能呼叫。
联盟还会在一些城市设立智能公交试点路线,全面建设智能出行体系。
毕竟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肯定会越来越拥挤的,到时候建筑已经固定,想要再拓宽道路就难了,只能从车辆上下功夫。
而在遵守规则方面,智能机器肯定比人类做得好。
就是不同人对智能交通的接受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前边没有司机,但车一直在往前走,感觉不对劲……有点怕。】
【嗯,倒不是害怕,就是脑子一时间转不过弯来,太违反常识了。】
【别说坐汽车了,别人骑自行车带我我都怕,那种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感觉太恐怖了。】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之前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一直在用手机聊天,甚至一路上还用手机看小说,就是特么的不看路,我害怕的一批,还不如智能无人驾驶呢。】
【哈哈哈,其实我有点社恐,每次打车最怕的就是司机找我聊天,现在好了,智能无人车完美应对这种情况】